新加坡资深外交家马凯硕说,“美西方国家正在激怒中国巨龙。我们亚洲正在犯的巨大错误是,眼看中国巨龙被西方激怒却保持绝对沉默,这会对我们带来不利影响啊!我们应该采取行动阻止美西方势力才对。” 新加坡资深外交家马凯硕抛出一句重磅警告:“美西方国家正在激怒中国巨龙,而我们亚洲国家眼睁睁看着却一声不吭,这会给我们带来大麻烦!”作为国际关系的大咖,他的这番话让人心里一震。美西方的挑衅步步紧逼,中国巨龙会怎么反击?亚洲国家是继续当“沉默的羔羊”,还是该站出来做点什么?接下来的分析,或许能让你眼前一亮。 说到美西方对中国的激怒行为,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先说贸易战,2018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2025年更是把钢铁和铝制品的关税从25%直接拉到50%。这对中国出口影响不小,比如2024年中国家电对美出口额接近30亿美元,直接被这波关税打得有点懵。除了贸易战,技术封锁更是狠招。美国禁止对中国出口高端芯片材料,华为、中兴这些科技巨头首当其冲。军事上,美国2025年在南海的军舰巡航次数翻倍,摆明了要给中国下马威。这些招数加起来,确实像在故意戳中国这头“巨龙”的痛处。 面对美西方的步步紧逼,中国可没闲着。贸易战打得火热,中国一方面反击,另一方面加码“一带一路”,跟亚洲、非洲、欧洲的国家搞基建和贸易,202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突破2万亿美元。技术封锁来了,中国就埋头搞自主研发,芯片、5G这些关键领域投入翻倍,2025年国产芯片市场占有率预计超过30%。军事上,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军演频率也在增加,摆出不怕硬碰硬的架势。显然,中国这头巨龙不是好惹的,但反击的力度也在让亚洲邻居捏把汗。 亚洲国家面对美中对峙,大多选择闷声不响,这是咋回事?首先,经济上离不开美国。日本、韩国这些国家跟美国的贸易额动辄几千亿美元,公开怼美国,怕被经济制裁收拾得服服帖帖。其次,军事上不敢得罪美国。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多得数不过来,像日本冲绳、韩国乌山,2025年还新增了导弹部署,谁敢轻易翻脸?再加上有些国家自己内部乱七八糟,哪有心思掺和大国博弈。比如印尼,2025年东盟会议上呼吁和平,但没敢点名美国。这种沉默,看似稳妥,其实暗藏风险。 马凯硕说得没错,亚洲国家这么沉默下去,后果可能很严重。如果中国被逼急了,在南海或东海搞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周边国家跑不了被牵连的下场。贸易航线一断,经济损失少说几百亿。历史上也不是没教训,二战时日本受西方压力铤而走险,最后整个亚洲遭殃。如今美西方挑衅中国,亚洲再不吭声,可能又要重蹈覆辙。更别提经济上,2025年亚洲对美出口预计占全球20%,一旦局势恶化,这块蛋糕谁还吃得下? 马凯硕喊话亚洲国家别再当哑巴,得采取行动。他建议通过东盟这些平台抱团发声,2025年新加坡的亚太战略对话峰会就是个开头,东盟、中国、日本、韩国签了联合声明,承诺和平解决争端。经济上,亚洲国家可以趁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少靠西方,多跟中国和其他伙伴国做生意。军事上不好硬碰硬,但起码得有点态度,别让美西方觉得亚洲好欺负。马凯硕的意思很明白:亚洲是咱自己的地盘,不能让外人随便折腾。 看看历史,亚洲国家团结的时候总能扛住压力。冷战时期,东盟成立后就没让美苏把东南亚彻底搅乱。如今面对美西方的挑衅,亚洲国家要是能拧成一股绳,未必不能扭转局面。2023年印尼总统佐科在G20峰会上就说过,亚洲不能让大国博弈毁了前途。2024年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呼吁东盟加强协调。这些声音跟马凯硕不谋而合,亚洲国家已经开始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