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冒青烟了!”江苏,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家里做饭,突然有人敲门,她起初以为是邻居,可开门一看,有四五个军人站在门口,儿子也出来了,其中一位军人走到男生身边,双手递给他火箭军工程大学录取通知书!左邻右舍全都过来围观。 7 月 9 号上午,江苏徐州新沂市时集镇敬元村的鞭炮声从村西口传到村东口,三万响的鞭炮炸得空气里都是硫磺味。 人群中间,一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站得笔直,胸前别着大红花,他叫周华,刚从几位穿军装的领导手里接过一个红色封皮的本子 ,那是火箭军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递通知书的人里,有两位肩章带着 “两毛四” 的正师级的大校。 他妈妈站在旁边,头发白了大半,手里攥着围裙角,看着儿子接过通知书时,眼角的皱纹里全是笑。 这所让周华拿到通知书的学校,听着不算 “热闹”,但知道的人都清楚它的分量。 它隶属于中央军委,是公立本科院校,学生不光能读本科,还能在本校接着读硕士、博士。 更特别的是,它是火箭军唯一一所面向社会招生的院校,招的都是要往战略导弹部队输送的人才。 进了这所学校,学生的日子和普通大学不一样,入学那天起就算工龄,不用交学费,每个月还能拿到津贴。 刚去的时候一个月 600 块,往后三年,每年每个月多 100 块,平均下来一个月能有一千二到一千五。 周华考上的专业是武器发射工程,属于学校的核心专业,按学校的培养方向,他毕业后大概率会进入火箭军部队,做导弹武器发射系统的作战指挥工作。 这个 637 分的成绩,其实够得上复旦大学,或者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但他填志愿时,第一栏填的就是这所军校。 他跟来采访的人说,从小就喜欢看阅兵,看那些导弹车开过天安门,总想着自己将来也能跟这些 “大家伙” 打交道。 家里条件不算好,爸妈常年操劳,他知道考军校不光能圆自己的梦,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毕竟学费、生活费都不用愁,每个月的津贴还能攒点寄回家。 有人说,这么大张旗鼓地送通知书,是不是太张扬了?还有人嘀咕,学这个专业,将来想换工作都难,外面哪有对口的岗位。 但更多人觉得,这些担心多余,能参与导弹、火箭的研发维护,本身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这样的路,稳当得很。 其实,这几年像周华这样的孩子不少,国防科技大学的投档线一年比一年高,直逼清北,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把梦想安在国防事业上。 火箭军工程大学这次让两位正师级领导上门送通知书,不光是对周华的认可,也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还有这样一条能把个人前途和国家需要绑在一起的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