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新一轮“突破菏泽”推进大会,擘画了菏泽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期望各县区如“小老虎”般奋勇争先,推动全市整体实力实现大的提升。两年来,各县区立足禀赋、精耕产业,县域经济活力奔涌,处处涌动着创新与奋进的脉动。
在东明县刘楼镇伊斯特塑业生产车间,聚丙烯颗粒正经历一场“华丽变身”——经过拉丝、织布、缝纫,魔术般成为远销海内外的集装袋。
“我们生产的产品曾摘得‘中国绿色环保产品’等多项荣誉,不仅深受国内客户欢迎,还畅销越南、泰国等国外市场。”企业生产经理肖二伏自豪地说。
作为工业强县、化工大县,东明县积极发展烯烃下游织造产业,是应对市场波动、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战略选择。“发展下游新材料制造,既能‘吃干榨尽’本地原料,降低外部依赖,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东明县工信局副局长宋晨曦道出深意。
为此,2023年东明县出台《新材料制造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设立20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新材料制造企业给予资金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兴办新材料制造企业。目前,东明县新材料制造企业已达78家,其中规上企业27家,带动近万人就业,一个上下游衔接紧密、循环特征鲜明的产业集群加速隆起,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传统产业高地,创新的浪潮也愈发强劲。在郓城县黄泥冈镇盛开纺织公司,通过程序联网装备了“大脑”的织布机不仅能大规模量产,还可实现“3D打印”式的小众定制。“过去质检靠‘人海战术’,如今每根纱线都连着传感器,如果断线,十秒以内即可恢复。”该公司总经理杨航细数智能化带来的可喜变化。
作为纺织产业大县,郓城县正积极推动纺纱设备升级,力争纱线能实现就地消化,延伸产业链,最大限度“锁住”更多利润和就业岗位。
经济活力的充分释放,离不开营商沃土的持续深耕。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汽贸专班将办公桌直接“搬”进了企业。工作人员清晨便深入辖区4S店,面对面宣讲政策,提供融资对接、指导等“量体裁衣”式服务。创新的专班机制、干部包联制与“政企连心卡”,将政策红利和市场资源精准送达。
“我们正聚焦产业协同,深化‘一企一策’服务,针对新能源车销售、二手车交易等领域,打造‘15分钟惠企服务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鲁西新区岳程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丽莎介绍。
县域特色产业的精心培育,也正锻造出一根根坚韧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曹县中誉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中高端宠物食品的综合性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持续加大在研发和生产设备方面的投入,新投入生产的设备不仅能够生产出更加优质、安全、营养的宠物食品,同时也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敏锐抓住“它经济”机遇的曹县,积极开拓宠物经济新蓝海,初步形成了以宠物用品为主导、宠物食品为支撑、宠物服务为补充的发展格局。目前,曹县相关市场经营主体达398家,今年一季度,宠物经济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税收4180万元、同比增长15.9%。
从一滴油延伸出的富民产业链,到数字赋能让纺织老树绽新枝;从“政企连心卡”精准解企忧,到特色产业链上不断开花结果……菏泽大地上,一群勇猛的县域“小老虎”正铆足干劲,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优化环境激活动力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县域经济的“小块头”聚合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大能量”,为菏泽早日实现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注入不竭动力。
记者胡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