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位小伙提出了一个促成两岸统一的绝佳建议,那就是建议组织内地的大爷大妈赴台旅游,然后向每位台湾同胞发放一份为期半年的大陆生活邀请函,让他们亲身感受大陆的发展,之后再邀请他们申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并在未来解放时时凭证领取奖励。 其实早在2019年,大陆曾经为台湾居民推出过居住证,为的就是方便他们在生活、买票、用银行等方面不受卡顿。 短短一年30多万人申领了居住证,说明有不少台湾人对大陆生活并不排斥。福建小伙的新建议,比居住证更直接讲归属,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组织内地大量退休老人赴台旅游这个举动,其实对大陆来说操作难度并不算高。 每年大陆境内的旅游人次本来就庞大,现在专门筹划几十万、上百万的老人团跨海出行,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 但对台湾人口来说,这批游客去到以后,短时间内就能在日常生活中碰到“对岸同胞”,不管是在夜市还是公园都会见面交谈。日积月累,两地民众之间的交集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 以前的座谈会、官方交流都带着任务,而这次,两岸普通人之间的碰面纯属生活需要,或者只是买菜、问路的偶然瞬间。 通过生活场景里的频繁互动,不少隔阂和误解自然就消解了。大家逐渐熟悉,有的还变成了朋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相处,和硬生生的说教有着本质区别。 重点还在于体验的时间线足够长。半年,不是走个过场。台湾朋友来到大陆,不再只是游客,而是能完整经历这里的快节奏、高铁出行、街边小吃,还有日常生活中最地道的烟火气。 六个月的沉浸,会让他们从表面印象转向内心体会。等他们回到台湾时,把自己遇到的事、看见的变化讲给身边人听,一传十、十传百,无形中把大陆的真实面貌带进台湾人的生活。 这样真实的亲身感受远比间接的消息更有影响力。亲身体验带来的观点,也常能影响那些从未踏足过大陆的台湾居民。渐渐地,普通人之间的分享,会让彼此间的距离一点点缩短。 这个建议之所以格外受关注,还因为它同时顾及到人的情感和实际利益。愿意发身份证的台湾同胞,将来能获得不小的经济回报。 有人因归属感心动,有人冲着奖金来,最后让整个方案覆盖面更广。它告诉大家,这不仅仅是一次体验,更是一种选择。你体验过、融入之后,自己的态度也会随之变化。 当然,这个方案要做成,并不简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庞大的后台管理,每一个细节都很考验执行能力。 说到底,两岸真正要打破隔阂,或许不是靠官话和宣传,而是在一次次真实的碰面、体验中慢慢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