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真要是美俄之间爆发全面核战争,这地球八成是要换代了。 你别以为这是什么末日片的剧

真要是美俄之间爆发全面核战争,这地球八成是要换代了。 你别以为这是什么末日片的剧本,美媒说可能死50到67亿人,这数字不是吓唬人,背后可是有一堆模型和历史实证支撑的。只是这事儿太大了,大到普通人根本想不明白,就像我们平时不会真去想“如果地球没了怎么办”一样,太抽象,太远离现实,所以反而容易被当作耸人听闻忽略过去。 但如果我们硬要面对,硬要把这个“如果”当成现实来推演,那画面大概是这样— 核爆炸本身,不是最恐怖的 首先,一颗现代核弹的威力,大概在100万吨TNT以上,主流战术核弹就是广岛的几百倍起跳。那种热辐射、冲击波、初期核辐射,广岛那种“光是一颗炸弹就能烧出几万人体剪影”的场景,现在一次能来几十座城市起飞。 举个例子,美国的“民兵III”洲际导弹,一个弹头就能覆盖整个曼哈顿岛,还不是那种面子上的覆盖,是“从地图上抹去”的意思。 如果美俄互掐,不是那种“象征性动两发”的克制模式,而是全面清空库存、互相对等摧毁,那大约一小时内,美俄主要城市、工业区、军港、指挥中心,全都能变成玻璃渣。没错,玻璃渣,因为核爆的高温能直接把建筑和地表烧成玻璃状物质。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把人类逼入绝境的,是“核冬天” 这个词是冷战末期美苏科学家联合提出的,他们拿大气环流模型一跑,发现一个可怕的逻辑:大量核爆之后引发火灾、大量烟尘进入平流层,会挡住阳光——全球变冷、变暗、变干。 气温下降多少?模型说,平均下降10℃到20℃。听着好像不致命?但你想想,6月的黑龙江突然变成零下20℃,你指望还能种啥?玉米小麦连发芽都不敢。 而且这些烟尘在平流层飘着,一年半载下不来,没有风雨冲刷,就挂在天上挡太阳。农作物直接减产九成以上。更残酷的是,不是一国减,是全球减。 2019年有篇《自然·通讯》的文章测了下,如果全面核战争导致全球气温骤降,那怕是中美俄都还剩点存粮,也撑不过两年。最惨的不是爆炸中心的人,是后面饿死的人。 社会系统崩溃,比饥荒还快 还有一点常被忽视:核爆炸附带的电磁脉冲EMP会干翻整个现代通信、电网系统。别说救援指挥,连能不能点亮一盏灯都成问题。 就说今天的北京、纽约、莫斯科这种大城市,一旦断电、断网、断通讯、断补给,几天之内治安直接从现代文明退回黑暗中世纪,城市里的几千万人像被困在钢铁牢笼里抢水抢食物。 再加上,医疗系统也挂了,疫病传播、污染扩散、毒气扩散全靠运气。那不是“我们还能组织自救”,那是“谁活下来靠谁狠”。 中国该怎么看? 说实话,中国现在的核战略,是非常克制的。我们讲“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个承诺我们说了几十年,没人敢说我们不守信。我们不搞扩张,不搞核讹诈,但我们有能力打回去。 我们有“二次核打击”能力,就是说——即使被人先打了,我们也保证能还手,把对方拉下地狱。这不是好战,是维稳。一个没有报复能力的国家,才真的危险,因为它只能崩溃。 所以你看,中国在核战略上走的是“最小但足够”的路子,不比数量、比吓退力,核心逻辑是:别惹我,惹了我,我不光能忍,我还能让你付出代价。 那人类还有救吗? 只要核武器存在,风险永远在。冷战后期那会儿,光美苏之间就发生过超过十次“差点按下核按钮”的误判事件,有的只是雷达误报,有的是误发预警短信,全靠几个冷静的军官压住了。 所以说到底,这世界的和平,是靠人性中的理性在硬撑,不是什么制度保证,更不是技术壁垒。 最后说句话 核战争不会带来胜利者,只有“活得久一点的输家”。 美媒报那种死亡67亿的数据,不是夸张,是提醒。而我们,也要记住:真正的安全,不是拥有多少核弹,而是能避免让它飞出去的理智。 别把末日的钥匙,交给情绪和赌气。 这才是全人类最后的底线。 参考文献: “全球核战争因为太危险而没有人会发动”,这种想法就很危险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