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抗战时期,山东一老太太将一个昏迷的日本军人扛回了家。刚到家,老太太就对儿媳妇喊了

抗战时期,山东一老太太将一个昏迷的日本军人扛回了家。刚到家,老太太就对儿媳妇喊了一声:“赶紧把他的衣服扒了……” 这事发生在1943年的山东济南郊外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主角是个叫李婆婆的老太太,六十多岁,清末生人,苦日子熬了一辈子。抗战打响后,她两个儿子都没逃过命:一个死在战场,一个被抓去当劳工,从此没音讯。她和儿媳小翠守着破屋,靠野菜糊口,日子紧巴巴的。那年冬天冷得要命,地里连草根都冻硬了,李婆婆只能拄着棍子去山脚下刨点吃的。 那天,她走着走着,在一条干沟里发现个人。穿着日本兵的军服,脸色白得像纸,胸口一片血污,手边还有把带血的刺刀。乍一看,李婆婆心里咯噔一下,想扭头就走。毕竟那是日本兵,村里人一提“鬼子”就咬牙切齿,谁敢沾边?可风一吹,那人胳膊动了动,好像还没死透。她站在那儿犹豫了半天,风刮得脸生疼,最后还是下了决心。她心里合计:不管是谁,见死不救不是人干的事。于是,她扔下篮子,使劲把人拖出沟,又费了老鼻子劲背回家。 到家时天都黑了,李婆婆累得差点瘫地上。她把人放下,喘着粗气让小翠帮忙处理。她们发现这日本兵左肋下有道大口子,血混着泥土糊住了。李婆婆没啥好药,就用热水擦干净伤口,拿家里仅剩的艾草和金银花碾碎敷上。这活儿干得粗糙但用心,那兵昏迷着也没啥反应。折腾一宿,李婆婆守着,生怕他咽气,也怕村里人知道这事闹出乱子。 这日本兵叫山崎宏,是个军医,二十多岁。那天他跟着部队巡逻,遇上小股游击队伏击,受了伤掉队,昏在沟里才被李婆婆捡到。几天后他醒了,用磕磕巴巴的中文说自己是被逼上战场的,不想害人。李婆婆听了这话,皱着眉合计了半天,最后决定让他留下。她没啥大道理,就是觉得这人还有口气,能救就救一把。 山崎宏伤好些后,开始帮村里人看病。他会点医术,用草药治跌打损伤和咳嗽发热,挺管用。村里人起初不待见他,可日子久了,有人缺医少药,也就捏着鼻子接受了。不过风言风语没断过,有人说他可能是逃兵,有人怕他引来日军报复。有一次日军进村搜查,李婆婆眼疾手快把他藏进地窖,上面盖上柴草。小翠在外头装傻,糊弄过去了。事后山崎宏爬出来,眼泪鼻涕一把,磕头谢恩。李婆婆没多说,只让他好好活着,别作孽。 1945年日本投降,村里人放鞭炮庆祝,山崎宏没走。他去了济南,找了份铁路局的活,隐姓埋名。后来他开了个小诊所,专给穷人看病,不收钱,自己还常掏腰包买药。村里人叫他“鬼子医生”,他也不恼,就闷头干。时间长了,他的名声传开了,有人说他是在赎罪,有人说他良心未泯。 李婆婆没活到太平日子。1947年冬天,她病倒了,走前拉着小翠的手说别记恨,日子还得过。小翠后来改嫁,日子平稳下来。山崎宏呢,在济南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彻底融进当地。他行医干了七十年,晚年还把医书捐给图书馆,说是想让中日之间多点理解。2010年,他102岁去世,遗体捐给医学院,名字刻在碑上。他女儿后来才知道他当过侵华日军,感慨他用一生还债,也算留下点和平的念想。 这事说起来简单,可细想不简单。李婆婆救人没啥高尚想法,就是觉得不能看着人死。山崎宏也不是啥英雄,他当过日本兵,手上不一定干净,可他后半辈子确实在尽力弥补。战争把人逼到绝路上,可人性这东西,总能在夹缝里透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