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大哥,早啊。”“早。”……昨天早晨7点半,在青县新华东路银泰小区门口,刘耀良像往常一样早早“上岗”。他身穿反光马甲,手戴白手套,一边与大家打招呼,一边精准地引导小区出入车辆顺畅通行。
54岁的青县居民刘耀良是一名义务交通协管员。“安达”是他的网名,蒙语“好朋友”的意思。他用7年的坚守,成为周边居民心中的“安全守护者”。
一场事故开启“守护之路”
刘耀良成为义务交通协管员,源于2018年的一个清晨。
那天,青县新华东路东方丽都小区门口发生了一场车祸。刘耀良看到一辆电动车逆行,与正常行驶的汽车迎头相撞。骑车人重重地摔倒在地,痛苦地呻吟着,脸上满是痛苦与无助。这触目惊心的场景刺痛了刘耀良的心,让他意识到“文明出行”不能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必须有人用实际行动去守护。
那时候,这个路段连接商圈、学校与居民区,早晚高峰车流量巨大,常常有人因为堵车上班迟到。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县人,刘耀良就想着为街坊邻居做点实事。“我是一名驾校教练,比较熟悉交通规则,就琢磨着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刘耀良说,他主动向交警学习了相关规则和指挥手势。
从那开始,刘耀良穿上反光马甲,戴上白手套,开启了长达7年的义务交通协管之路。
风雪中的“双向奔赴”
在银泰小区和金水湾小区门口执勤的日子里,刘耀良不仅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更成为了路口的“暖心守护者”。
2022年深秋的一个清晨,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在过马路时突然晕倒。刘耀良见状立刻冲上前去,疏散围观人群,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他脱下自己的外套垫在老人身下,并说:“老人家,坚持住。”寒风中,他蹲在老人身旁守护了近半小时,直到救护车赶来。
2023年的一场暴雪天气导致路面结冰,信号灯也因故障熄灭,路口陷入混乱。刘耀良见状立即“上岗”。冻僵的双手握不住指挥旗,他就不停地搓手哈气,继续引导车辆缓慢通行。看到有车辆打滑,他冲上前去帮忙推车。就这样,刘耀良顶着刺骨寒风,在路口站了6个小时,鞋袜都被雪水浸透。
周边商户被他的坚守感动,送来姜汤和暖贴。捧着热乎乎的姜汤,刘耀良眼眶泛红:“原来我守护大家,大家也在守护我。”
“多等几秒,安全第一”
2023年,刘耀良接送在青县一中上学的女儿时,发现每逢学校放假、开学时,周边就会交通混乱,安全隐患突出。他主动联系学校领导,申请参加护学岗,成为义务交通疏导员。
“师傅,往前开点,别挡住路口”“同学,注意来往车辆”……他引导车辆有序停放,提醒家长注意交通安全。在他的努力下,校门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拥堵的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刘耀良还被聘为青县第一中学社会实践活动校外辅导员。
7年来,刘耀良一有时间就出现在路口。一年365天,他有200多天都在银泰小区和金水湾小区门口维护交通秩序。这几年,刘耀良又加入护航中考、高考的队伍,维护考场前的交通秩序。
每逢节假日,他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交通拥堵的路段。“多等几秒,安全第一”,这是刘耀良最常说的话。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配合,市民文明出行意识显著提升。
不久前,刘耀良受邀参加青县第一中学志愿者协会启动仪式。站在讲台上,他朴实地说:“我做的都是小事,但只要能让大家的出行更安全、更顺畅,再苦再累都值得。”
(记者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