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我不想努力了,我要开黑店,赚钱才是硬道理。 据7月16日《曼彻斯特晚报》报道,曼联今夏计划出售多位青训球员,交易中将包含高额二转分成。曼联已经整理了一份他们愿意在今年夏天放走的青训球员名单(所有球员年龄均在18岁以上),并已将他们的名字主动提供给了其他俱乐部。 这一消息也让一些球员家属和经纪人感到震惊,他们声称自己事先并未被告知。 曼联正以近乎免费的方式兜售青训球员(部分球员当初加盟时身价不菲)。经纪人及家属对此强烈不满,但俱乐部坚称始终与球员保持沟通协商。 这条新闻足以证明《曼晚》是真的当地首席“联黑”媒体啊!其实如果运用新闻学中的积极话术,换个写法,读者理解就完全可以不一样:你比如把内容改成“曼联积极为年满18岁但没有一线队机会的青训球员找新东家,部分球员不惜0转会费为其找到新俱乐部...”这么写是不是我魔就显得很有人情味了? 大多数魔迷觉得贱卖青训是拆队败家的行为,我们先冷静分析下,为什么别的队卖青训没问题,曼联卖青训就是拆队?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刮彩票流程吗?新人来了培养两年,把一些“谢谢惠顾”加二转送出去,有什么问题?真没想到曼晚一条连名单都没公布的报道,会有这么多人看衰。 时代不同了,魔迷们真的没必要对青训小妖太过感慨,本身卡灵顿训练基地的吸引力也不如以前了,而且很多拔尖的青训像加纳乔、A费都是从别人那儿挖过来的,别说儿魔梦了,甚至都不是英国人。名义上占个青训,本质上跟曼联没有任何情感,更没有归属感。说到纯户口本青训,恰恰是这些年大英真的出了些人才才会开始流失,最简单的例子阿诺德是真的有特点和大心脏,人家皇马才会看得上接洽,你看看拉师傅之流,跪舔多久了巴萨看都不看一眼。而加纳乔这类外籍青训就是典型的踢得好了肯定要走,踢得差了也肯定被卖,就是不上不下中不溜的才会一直踢,也算是和现在的曼联契合了,当然我不是说梅努、科利尔这些人是庸才,我想魔迷们也是希望有归属感的红小鬼们能踢出来! 说到最重要的点了,为何红魔青训球员越来越没有归属感,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详细阐述下: 1.足球进入金元时代,英超多数俱乐部都属于外资,球员就相当于帮外资老板打工,归属感低很正常。 像皇萨仁这些个会员制俱乐部,很多家庭两三代人都是俱乐部会员(会员就相当于是俱乐部的主人),归属感自然高。 2.很多英籍球员,父母辈/爷爷辈都不是英国人,很多都是新移民,新移民的归属感,比土著要低,这是国情导致的客观因素。 3.受到的文化冲击,英语是世界最大语种,同属英国和美国等都讲英语,所以,例如最新的文化冲击(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最先影响年轻群体,肯定是英语系国家,当价值导向受到影响之后,很容易就将归属感降低。 4.最后才是将青训历史底蕴,像92班那种,在现代英国社会,不可能再出现。 现在的英格兰的青训更像雇佣军,都是从世界各地挖来的苗子,血统不纯,归属感自然就低了。 5.现代流量为王的社会,很多球员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讲奉献讲忠诚?已经很难忽悠现在的年轻人。最主要原因,是现在的价值观和以前,有了不少的改变,像瓦尔迪这种与俱乐部共进退的球员,只会越来越少。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俱乐部的青训文化已经病变了,总是出一些拉师傅、博格巴、加纳乔之流的反骨仔,那么卖掉换钱是最好的结果,最好是先提到一线队,代表一线队出场镀层金就好卖不少,要是能有几场高光表现进几个钱就更值钱了,我魔到时候也体验一下开黑店的感觉,魔迷们难道不为之兴奋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