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网友表示:有25%美国人愿与中国开战,愿与俄开战的却只有5%。有一个问题摆在美国人眼前,如果非要选择跟一个国家开战的话,那应该选择中国还是俄罗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更多人选择了前者,而且比例特别悬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先说核武器这张牌。俄罗斯手里攥着2500多枚现役核弹头,跟美国基本持平,而且普京在俄乌冲突里直接把战略核力量拉到战斗值班状态,连外长都放话“必要时用核武器”。 这种架势,让美国老百姓本能地觉得跟俄罗斯开战就是“自杀式操作”。反观中国,虽然有东风-41和094核潜艇,但美国媒体天天渲染“中国核力量只有300枚弹头”,还把咱“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歪曲成“不敢还手”。 结果不少美国人真信了,觉得中国的核威慑是“纸老虎”,真打起来根本不是对手。可他们不知道,中国的核战略讲究的是“一剑封喉”——只要能摧毁对方一次,数量多少其实没那么重要。 美国媒体的“洗脑”功力也真是不容小看。CNN、福克斯这些主流媒体,简直把抹黑中国当成了日常KPI。今天说新疆“强迫劳动”,明天讲南海“军事化”,后天又炒作“中国偷技术”。 不仅如此,美国国会还花15亿美元培训西方记者专门写中国负面报道,单说2023年“美国之声”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93%都是负面的。 这种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直接把超过70%的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拉到了负面区间,年轻人尤其严重,觉得跟中国开战是“正义之战”。 反观俄罗斯,虽然俄乌战争也被报道,但战斗民族的“硬核”形象反而让美国人有点忌惮,毕竟谁也不想招惹一个敢把核弹头亮出来的国家。 经济因素也在悄悄发酵。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两国贸易额超过6900亿美元,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3800多亿。 这就让不少美国人觉得自己“吃了大亏”,甚至把疫情期间的供应链问题也怪到中国头上。 2025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结果美国零售商叫苦不迭,沃尔玛、Target这些巨头都警告说货架要空了。 这种经济焦虑很容易转化为对中国的敌意。而俄罗斯虽然也有能源出口,但经济规模只有中国的零头,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冲击没那么大,自然没那么招人恨。 军事力量的感知差异也很关键。中国这些年军费确实在增长,2023年涨了7.2%,但占GDP比重只有1.4%,连美国的一半都不到。可美国媒体偏偏盯着“增长”二字大做文章,把中国描绘成“军事扩张主义”。 当然,真实情况可能更复杂。但有一点很清楚:美国公众的认知,早就被政治、经济、媒体这些因素编织成了一张大网,而中国恰好站在了这张网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