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7月13日,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在澳广播公司(ABC)节目中面对这个尖锐问题时,斩钉截铁的回应:“我们不会讨论假设性问题,是否出兵,只能由当时的民选政府决定,”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美国国防部近期的施压。   美方近期动作很频繁,几乎是毫不掩饰地向澳大利亚施压,要澳领导人提前表明“战时立场”,美方的逻辑很直接:想要及早清楚盟友的态度,把可能面临的战争干预因素都记在账上。   这种提前“站队”的做法,带有一种强硬的拉拢意味,如果美国真的要全面介入台海,少了澳大利亚等几个关键盟友,行动的难度会大起来,包括美国国防部在内的高层,频频跟澳方沟通,希望得到一句肯定的回应。   但这一次,澳大利亚没有按照剧本走,面对“台海出兵”这种假设性问题,澳大利亚国防部门明确拒绝承诺,澳方表态很清楚:是不是要出兵,那要看当时的民选政府怎么判断,谁也不能为了迎合提前绑住自己的手脚。   这不仅是澳政府的外交技巧,更体现了他们在大国博弈中的理性克制,澳大利亚官员还强调,任何提前的“承诺”都有可能让整个国家被动,将宝贵的空间让渡出去,这样只会增加未来的外交风险。   其实澳大利亚的台海表态已经渐成套路:主张和平,反对动武,不接受任何单方面靠武力改变现状,这一立场从二十世纪末到本届政府都没有太大变化。   前不久,澳总理在公开场合再次重申,不支持通过武力解决纷争,维护区域和平、避免升级对抗,符合澳大利亚自身和整个印太地区的共同利益。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外交声明几乎从不出现具体承诺出兵这类措辞,面对美国施加的压力,澳方这一“模糊战术”表现得很坚定。   当然这种立场在国内也引发了不小的分歧,有反对党议员就尖锐地指出,澳洲应该更明确地站在盟友这边考虑为台湾“做出原则性承诺”,这样才能让防御部署更有条理。   一旦台海出事,澳大利亚恐怕很难袖手旁观,毕竟从地理和地缘关系来看,澳大利亚跟区域安全息息相关,越早准备才越主动。   但不少支持政府谨慎作风的人则认为,提前“下注”并不符合国家根本利益,过早下定论反而会断掉战略回旋的余地。   澳大利亚之所以态度谨慎,也跟他们长期以来的“中等强国思维”有关,表面看似游移犹豫,实际上是在平衡一个大问题:怎么继续享有与美国的安全同盟关系,又避免跟中国的紧张升级过头。   这两大贸易和安全伙伴每年都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贸然选边站,反而更可能成为大国冲突的牺牲品,从内外政策来看,澳大利亚政府宁愿被说成“模糊”,也绝不愿意让一纸声明打乱了他们的全局考量。   外界,特别是美国的一些观察人士对澳大利亚不愿早早表态很有微词,认为美国需要澳日等盟友形成明确的战略阵营,但澳方的“不置可否”,让美国部分战略界和媒体感到失望。   甚至有人言辞激烈地表示,如果真有台海冲突,缺了日本和澳大利亚这两大支点,美国的早期军事部署和行动难度大得多。   只不过越是在外界高压下,澳大利亚反而越显示出战略独立,这种态度半是无奈半是清醒:谁也不愿意提前把自己推进无法回头的局面,对当前的澳大利亚来说,这既是经验教训,更是地缘格局下的现实选择。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澳总理在华表态:不支持“任何单方面行动”改变台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