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贪得无厌!河南周口,一男子开车接亲时,突然遭遇一群老人拦车索要钱和烟。在给了对方

贪得无厌!河南周口,一男子开车接亲时,突然遭遇一群老人拦车索要钱和烟。在给了对方30多包烟以及十多个红包之后,对方却依旧不满足,继续拦在车前不让走,连句祝福话都没有! 网友称:“太过分了,这不是明抢吗?” (信源:潇湘晨报) 结婚本是件喜庆的事,然而河南周口的这对小夫妻在迎亲途中却遭遇了烦心事。 事发当日,新郎阿强率领车队去接新娘,经过一个路口时,猛然被几位老人拦住了道路。 他们径直把三轮车横在婚车前面,伸手就朝车里索要红包和香烟,说是讨个喜气。 阿强寻思着图个吉利,赶忙让伴郎递过去十几个红包和三十多包烟。 但没想到,老人们拿了东西后,不但没让开,反而围得更严实了,有人甚至直接把手伸进驾驶室,强硬地表示不够。 同行的赵先生看不下去了,下车想去劝说一下,让他们别耽搁了吉时。 可对方根本不听,还越闹越凶,拉扯间差点把赵先生车上的后视镜掰断。 自始至终,这些人没说过一句祝福的话,眼睛就盯着索要东西。 赵先生事后无奈地抱怨道:“当地确实有结婚时‘讨喜’的习俗,新人发点红包香烟,图的是大家一起沾沾喜气。” 可如今有些人却变了味,拦着车强行索要,不给就不让走,哪里还有一丝祝福的意味,纯粹是为了索取财物。 好好的一场喜事,硬是被搅得心里添堵。 1、显然,这场闹剧揭示了传统习俗的变味之处。 原本“讨喜”是借助喜事传递祝福的善意互动,图的是“众人沾喜、新人得福”的双向欢喜,可一旦变成拦路强索、贪得无厌的索取,就完全沦为裹挟着恶意的勒索。 这些老人的行为,不但破坏了新人的喜庆,更践踏了当地的习俗根基。 他们把他人的善意当作理所当然,用蛮横取代了尊重,用贪婪磨灭了祝福——十几个红包、三十多包烟都填不满欲望的沟壑,连句吉利话都不舍得说,说白了就是借“习俗”之名行占便宜之实。 2、从法律层面来讲,这些老人的行为同样不可取。 老人们强行拦截婚车,影响了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依据该法第23条规定,强行拦截车辆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同时,老人强拿硬要新人的红包和香烟,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属于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更有甚者,如果老人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威胁或者变相胁迫的手段,强行索要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实施此类行为,还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此外,如果老人们在拦截过程中存在殴打他人、骚扰他人或者任意毁坏、占用公私财物,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还有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3、从道德的视角来看,老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良好的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 当地虽然有“讨喜”的习俗,但应当建立在双方自愿、表达祝福的基础上。 老人强行索要财物且毫无祝福之意,是对传统习俗的歪曲,破坏了婚礼的喜庆氛围,也损害了社会公序良俗。 要知道,我们的节俗之所以历经岁月的变迁而长盛不衰,原因在于其本身蕴含的旺盛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在现实生活中就体现在人们的共情与分寸上。 当讨喜变成强要,当祝福沦为要挟,破坏的不只是一场婚礼的心情,更是一个地方的风气。 毕竟,谁愿意让一辈子一次的喜事,变成被裹挟的“破财消灾”? 这种变味的“讨喜”,早就该好好规制规制了!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

评论列表

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 3
2025-07-17 23:29
感觉婚闹和拦婚车河南地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