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7月17日,“全球英才合肥行”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耶鲁大学专场对接会在中安创谷科技园二期国际会客厅举行。来自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及耶鲁大学的34名专家学者、青年才俊与合肥产学研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创新合作。在路演环节,10个来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创新项目轮番登场,呈现尖端技术突破,链接产业应用前景。而“科大硅谷”也敞开怀抱,用真金白银支持前沿科技落地转化。
虚拟场景唤醒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记忆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老年或老年前期,其症状包括记忆障碍,失语等。此次路演的“记忆即良药——基于物理治疗与空间认知训练的阿尔兹海默症的干预方案”,希望通过虚拟场景还原,唤醒患者记忆。
空间思维是思想的基础之一。利用这一特点,项目团队研发出“生命足迹唤醒器”,将健身单车与虚拟场景结合,老人通过踩着单车漫游在还原后的公园、老街区,刺激记忆神经。“让老人在限制区域内自主探索,比现实中更加自由。”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该方案已在香港6家养老院及广州部分机构应用,希望在合肥重点构建一些区域,运用地理信息测绘及AI生成等技术,为患者还原现实及已不存在的场景。
“肌肉电信号”破解截肢患者交互难题
西安交通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博士团队,带来了一项可以改善截肢患者生活的创新技术。团队研发的肌肉电信号控制设备,通过贴附式电极采集肌肉活动产生的微弱电信号,让使用者无需依赖桌面,仅凭手臂动作就能实现毫米级精准操控。
这一成果打破了传统脑电设备存在隐私隐患的限制,为残障群体融入数字时代打开新的可能。据了解,目前该设备已完成从硬件电路设计、算法开发到机械结构优化的全链条研发,通过国家及国际安全认证。
“我们将对AI助手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其提供创伤心理疗愈,帮助截肢患者积极面对生活,更有尊严地生活。”参加路演的香港城市大学项目人员说。
锂矿尾渣变身重金属吸附“神器”
针对云母锂矿提锂尾渣处理难题,大湾区绿色科创有限公司带来的技术方案,为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核心技术通过高温煅烧、水热活化等工艺,将尾渣转化为高效吸附剂,对镉离子吸附效能超90%,可广泛应用于土壤修复与水质净化。
据了解,目前该技术已完成小试,下一步将进行规模化生产,推动锂矿产业从“资源消耗”向“绿色循环”转型。项目负责人透露,技术路线从实验室走向工业量产,不仅能破解尾渣堆放的环保难题,更能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打造全球创新人才向往的“科漂乐园”
当天的路演,还吸引了“涵盖边缘智能AIBox”“自驱动纳米机器人”“中医大模型驱动诊疗平RemeDuo”等项目参加,展现了青年才俊们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也凸显了合肥作为科创名城的吸引力。未来,合肥市将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更多优秀项目和人才提供发展舞台。
而作为活动举办地的“科大硅谷”,也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新人才向往的“科漂乐园”,为全球各地奔赴而来的年轻人提供创新创业的舞台。在科技金融支撑方面,已经成立总规模300亿元的科大硅谷引导基金,投小投早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落地24支子基金,集聚220多支基金,形成了2500亿元的“基金丛林”。为了让企业产品拥有“用武之地”,成立了全国首个场景应用促进公司,为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据统计,建设三年多来,“科大硅谷”已经新增了超过2500家科技型企业,汇聚高层次人才逾2500名,成为安徽乃至长三角地区科技型企业聚集地之一。
科大硅谷以及合肥乃至安徽优越的科创环境,打动了来访的香港和耶鲁的青年才俊。“合肥在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发布局和产业集聚令人震撼。这里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成果转化效率,为创新想法走向市场提供了绝佳跳板。”参加路演的香港科技大学青年学者说。而耶鲁大学博士生代表也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深度融入合肥创新生态、共同探索全球科技前沿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意愿。
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肥的诚意不仅体现在宏大的产业规划上,更融入了从政策到服务的每一个细节。这种‘双向奔赴’的诚意,正是我们寻求深度合作的基础。”
大皖新闻记者项磊实习生何子豪刘妍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