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2008年,80后清华博士辞掉了年薪百万的工作,执意出家当和尚,父母下跪都无法令

2008年,80后清华博士辞掉了年薪百万的工作,执意出家当和尚,父母下跪都无法令他动容,16年后,网友直呼:“真恐怖!”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8年的夏天,北京城热得像个蒸笼。清华园里蝉鸣阵阵,物理系实验室的空调嗡嗡作响,张清光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这位24岁的博士生刚刚收到美国硅谷某科技公司的offer,年薪百万的待遇让同学们羡慕不已。可谁也没想到,三天后他收拾好行李,头也不回地走进了京郊的龙泉寺。 这个决定像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河南商丘老家的父母连夜坐火车赶到北京,在寺院山门前扑通跪下。 六十多岁的老父亲攥着他的僧袍下摆,布满老茧的手上青筋暴起,母亲哭得几乎背过气去,可这个从小懂事的孩子第一次没听爹妈的话。剃度那天,师父给他取名"贤清",取自"贤者清心"之意。 时间回到1998年,豫东平原的麦浪翻滚,15岁的张清光每天要走十里地去县里上学,书包里除了课本还装着两个凉馍馍。 有次下暴雨,他护着书包在泥泞里摔了七八跤,到家时作业本都泡烂了,却笑着说:"物理书上说水的折射率是1.33,我算过雨滴落下的角度了。" 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学习的小伙子,在2002年高考以商丘市状元的身份考入西安交大,四年后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清华直博。 在龙泉寺的头三年,这位曾经的物理天才每天三点半起床扫落叶。有次他盯着满地银杏叶发呆,突然悟出叶片飘落的轨迹符合流体力学方程,被路过的住持看见眼里。 2011年寺院筹建"龙泉寺信息技术组",贤清法师带着几个懂编程的僧人,用Python语言开发了国内首个佛教人工智能问答系统。 这个系统后来升级为"贤二机器僧",能回答十万多条佛学问题,还在2016年全球互联网大会上亮了相。 2018年冬天特别冷,贤清法师在藏经阁整理古籍时,发现明代《嘉兴藏》里记载着"一月普现一切水"的经文。他忽然联想到量子纠缠理论,连夜写出《量子佛学》的论文提纲。 这篇后来发表在《中国宗教》杂志上的文章,用波函数坍缩解释"缘起性空",拿薛定谔的猫比喻"无我相"。 有记者问他后不后悔放弃百万年薪,他指着禅房墙上的字画说:"你看这'本来无一物'五个字,比什么offer都珍贵。" 2023年春天,龙泉寺的樱花开了。贤清法师带着徒弟们调试新研发的VR禅修系统,头戴设备能实时监测脑电波。 山门外停着几辆大巴车,来自全国各地的访客排成长队,贤清法师微笑着迎接每一位香客。 夕阳西下时,他照例去菜园浇水,僧鞋沾满泥土。菜畦边立着块小木牌,上面是他用毛笔写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谨以此园纪念父母养育之恩。 信息来源: 中国侨网——那个在龙泉寺出家的北大数学天才下山了

评论列表

梦想还是要有的
梦想还是要有的 1
2025-07-18 16:31
从面相上看,似乎确实是个与佛有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