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张树义刺死7名日军,已精疲力尽。就在此时,一身材高大的日军,再次嚎叫着向他冲来。他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手往后一摸,顿时有了主意。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耄耋老兵的“不了情”;澎湃新闻——【河北人物】集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开国劳模于一身...) 1939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河北灵寿县的农民张树义还在睡梦中。 突然几声枪响惊醒了他,他抓起枪冲出屋外查看。 糟糕的是,日军已经包围了八路军的大部队,张树义刚打完一场激烈的战斗,连杀七名日寇,累得靠在一面矮墙上喘息。 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高大日军举着刺刀冲来。 张树义心想可能今天要倒在这儿了。 这时,他的手往后一摸碰到土墙,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 只见日本兵一刀刺来时,他闪身躲开,刺刀卡进墙缝,张树义趁机拿起自己的刺刀猛砍敌人双腿,接着一刀了结对方。 这一幕让他活了下来,后来还被表彰为战斗英雄。 其实,张树义的人生起起伏伏,充满了勇气和坚持。 张树义出生在河北灵寿一个普通农家,从小帮父母种地过日子,生活很平凡。 但日本军队的入侵改变了一切。 1937年10月的一天,他干完农活回到家,发现村子被毁,乡亲们有好几人被日军杀害。 为了给大伙儿报仇,32岁的张树义加入了路过的八路军队伍。 他被分派到五师驻守五台山,因为他天生枪法准,训练时打靶特别厉害,很快就被叫作“神枪手”。 没过多久,他就升任机枪连排长。 根据当时华北军区的记录,像张树义这样的农民战士不在少数,他们的故事成了抗日历史中的真实见证。 1938年春天,日军在晋察冀根据地频繁扫荡。 有一次哨兵发现敌军来袭,张树义主动带二十名老战士打掩护。 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冲在前面,子弹打完了就拿刺刀肉搏,天黑后用手榴弹炸起沙尘,张树义独自跑到高地上吸引火力,最后从缺口溜走汇合大部队。 事后聂荣臻司令还送他一挺捷克轻机枪。 这架枪成了他作战的利器,帮助后续多次立功。 1939年深秋的战事更凶险,日军趁夜偷袭把八路军困住,张树义带机枪排拼命杀出路子,子弹打没了就用刺刀上阵。 他杀出一条血路,战士们都撤了,可听说后方的炮兵连被截住拖不动大炮,他又转身回去帮忙。 一阵厮杀中他干倒四个日寇,自己累晕过去,醒来时见个高大日军近前,靠着矮墙才妙计脱险。 这场仗让张树义单枪匹马刺死八名敌人,成了军中英雄传唱的事迹,部队给编顺口溜歌颂他。 时间到了1940年10月,百团大战后日军急红眼打了龙泉关战役。 张树义早升任机枪连连长,带队硬顶敌军进攻,没想到鬼子派飞机轰炸,战士们几乎全完了,他炸昏过去。 等他醒来躺在医院,发现两条腿被截掉了。 这下子他被迫退伍回家,靠务农养活自己。 政府心疼这位英雄要给补贴,他坚决不收说不能拖累国家。 从此张树义爬着去地里干活,冬天砍柴火卖钱。 1942年日军反扑扫到灵寿县,老乡们逃难了他偏不走,找到地方部队教游击战术,暗地里架机枪帮打鬼子。 那会儿天大旱庄稼长不好,他挂水桶爬河边运水浇田,不光顾自己地,连抗日战士家属的活儿也管上,这么苦干了整3年。 战争结束后乡亲们返乡惊讶地看到黄澄澄的粮田满山坡,都夸这张树义真了不得。 1946年1月村里搞生产运动,大家推张树义当劳动英雄;1950年9月政府请他上北京开会,毛泽东特意接见还表扬过他。 后来张树义又拿过好几回模范称号,伟人见了五次面。 这些日子里他照样勤勤恳恳帮乡邻办事,改造懒汉张庆元时不硬来,慢慢劝导着让那人愿意动弹。 1983年老人因病走了,活了77岁。 回顾张树义的一生,他的精神就是面对困难不低头,靠自己劲儿闯出新路,成了真实战场和生活中都顶天立地的人。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