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000日军战俘顶着零下三十度的天气、穿着单衣跪在通化城头,想起他们不久前的所作所为,朝鲜名将方虎山盛怒之下,决定宁愿背负骂名,也要用刺刀将这群人挨个挑死,尸体全部踹进未解冻的冰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6年2月初,正值隆冬,东北通化的雪还没有化,城市的街巷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尽管抗战已经胜利几个月,胜利的欢庆犹在耳边,但对于通化人来说,真正的和平还遥不可及,这里仍然潜伏着一场战争留下的暗影。 通化是个重要的边境城市,曾是日本关东军的重要据点,战争结束后,大批日本战俘被集中关押在这里,人数多达五万,与此同时,国民党势力在东北的活动也日渐增强,他们在失去对大陆绝对掌控之后,急于在东北占据一席之地,残余的伪满人员、地痞流氓、特务分子,还有那些野心未泯的日本军官,成了他们争取的对象。 在这片尚未安宁的土地上,一场新的暴乱正在悄悄酝酿,国民党通化县党部的负责人孙耕尧,与关东军第125师团的前参谋长藤田实彦建立了联系,这个曾策划多场屠杀的日本军官,不仅没有被清算,竟然在秘密中成了国民党的“同志”,他们一起筹划了一场夺城计划,目标是重新控制通化。 暴乱的策动并非一朝一夕,孙耕尧和藤田实彦暗中组织了一个所谓的“暴动总指挥部”,将曾在伪满政权中任职的警察、士兵、医务人员聚集起来,同时吸纳一部分被收编不稳的国民党旧部和地方恶势力,整个通化仿佛是一口即将沸腾的锅,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流汹涌。 就在敌人以为计划万无一失之时,辽东军区后勤部的供给股长沈殿铠却悄悄改变了局势,他装作答应敌方策反的要求,实则取得了暴动的核心情报,2月2日,他将全部计划连夜报告给通化方面的组织,这份情报来的及时,又极其关键,虽然城中兵力不多,但凭借提前掌握的情报,守军迅速制定了应对措施。 当晚,孙耕尧和他的同伙共十二人被突袭抓捕,他们被带走审讯,很快招出了整个行动的详细部署,城内潜伏的其他“内应”也在连夜清查中被一一揪出,这一次及时的行动,为通化守下了最关键的几个小时。 敌人的计划已接近尾声,本就打算在正月初二凌晨发动袭击,2月3日凌晨四点,通化城内突然断电,整个城市笼罩在黑暗之中,玉皇山方向爆出火光,紧接着,枪声四起,暴动正式爆发,日本战俘、被策反的特务、伪警察、匪徒从各个隐蔽处一齐涌出,向政府机关、军火库、医院等关键地点发起攻击。 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中,最为惨烈的莫过于红十字医院的暴行,医院中收治了大量伤员,本应是避风的港湾,却成了地狱之门,日籍院长柴田大尉早已与暴徒勾结,他带领一百多名日籍医护人员,在深夜中对熟睡中的伤员下手,他们没有使用枪械,而是用手术刀、剪刀、绷带等工具,将毫无反抗能力的伤员一一杀害,这场屠杀最终造成超过150名伤员死亡。 与此同时,通化支队司令部也遭到猛烈攻击,暴徒试图强行突破防线,但守军依托有利地形进行坚决反击,子弹、手榴弹、刺刀轮番上阵,寒夜里火光与血光交织,损失惨重的敌人逐渐被压制,攻势减弱。 在这场混乱中,朝鲜义勇军的重要性显现出来,方虎山将军正指挥部队在周边剿匪,得知通化暴动消息后,立即带领三个中队冒着风雪赶回城内,他们没有片刻停歇,进入战斗状态,与通化支队配合,迅速稳定局势。 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随着敌人主力被击溃,暴动最终平息,统计显示,这次暴动中有超过三千人参与,其中上千被击毙,另有三千多被俘,尤其是红十字医院的凶手,被当场抓获者也超过三十人,战场上零下三十度的气温,没有熄灭敌人的野心,但也没有阻止正义的还击。 战斗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对暴动人员的清算,被俘的日军战俘和参与暴乱者,被集中押送至通化城头,在冰天雪地中,他们身披单衣,面向通化城跪下,面前是被烧毁的街道,是刚刚被血洗的医院,是数百条无辜生命的终点,他们的命运,在这个清晨被定格,没有审判,没有辩解,他们被一一处决,尸体随后被投入冰封的浑江。 这场清算的方式,至今仍有争议,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许多人认为这是必要的,暴徒刚刚屠杀了大批伤员,试图颠覆政权,在战争废墟中,宽容有时会被误解为纵容,而方虎山的果断,恰恰是阻止更大混乱的关键。 但在民间,这场清洗也留下了阴影,春天到来时,浑江解冻,江水中漂浮的尸体令人触目惊心,人们传说那年江里的鱼异常肥大,却无人敢食,他们说,那些鱼是吃了人的尸体才长成的,真假已难考证,但这则传言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心中的痛与恐。 信息来源:方虎山——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