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河南老板崔培军在外出差,看到高温天气预报,深夜拨通电话,通知厂里:明天每人发50

河南老板崔培军在外出差,看到高温天气预报,深夜拨通电话,通知厂里:明天每人发500元现金!我虽然人到不了,但钱必须到位! 河南新乡,40℃的高温炙烤着大地,蝉鸣声嘶力竭,连空气都烫得人发颤。 河南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们正挥汗如雨,甩开膀子大干。就在这时,车间领导通知,抓紧停下手里的活,开会! “一定是又要发钱了!”工人们一边擦汗,一边兴奋地小声议论着。 还真的被他们猜中了!不一会儿,工人们排起长队,一张张红彤彤的钞票就领到手了,5200名员工,260万元现金全部发放到位! 工人们攥着崭新的钞票,笑得合不拢嘴:“崔总够意思!人不在,心里却装着我们!” 原来,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河南也不例外,出差在外的崔培军,还不忘天天看天气预报,看到明天又是高温预警,他深夜拨通电话,通知厂里:“天气太热,给所有员工每人发500元高温补贴,明天必须到账!” 有人说,崔培军大概是全中国最“傻”的老板——别的企业家忙着上市圈钱,他却坚持“不贷款、不上市、不跨界”,挣的钱大半分给员工。 可就是这个“傻老板”,把一家黄河滩边的盐碱地小厂,干成了年销超百亿的行业龙头。 说起崔培军的创业史,堪称一部“逆天改命”的草根传奇。1965年,他出生在长垣魏庄镇一个贫苦农家,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 14岁那年,他借了35块钱,背着一箱赊来的眼镜,孤身闯荡上海、山西。 在山西大同,他下过煤矿、修过千斤顶,后来发现矿上用的起重机老是坏,就琢磨着:“要是能自己造,肯定赚钱!” 1990年,他抓住机会,跟包头起重设备厂合作建厂,两年后单干成立公司,硬是把生意做到了年产值近亿。 2002年,他响应家乡“回归工程”号召,回到长垣黄河滩区,在一片盐碱地上建起了河南矿山起重机厂。 别人笑他傻:“这地方种庄稼都不长,你还想办工厂?”他却说:“良田留给乡亲们种粮,我就跟盐碱地较劲!” 22年过去,当初的荒滩已变成占地2400亩的智能产业园,年产能突破11万台起重机。崔培军最得意的却不是产值,而是他的“三心文化”——孝心、诚心、热心。 在河南矿山,崔培军立下铁规:工资必须发现金。“手机转账没感觉,钞票捏手里才踏实!”每月15号,是发工资的日子,财务室堆满成捆现金,员工排队领钱,场面堪比年终分红。 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老板吃肉,员工必须也有份。我挣一块,八毛得分给大家。” 2023年公司营收101亿,他二话不说砸10亿升级设备,再拨3亿发福利。有高管提议:“咱也学别人搞金融投资?”他眼睛一瞪:“起重机都造不好,玩什么资本!” 其实,这260万现金,在崔培军“撒钱史”里,并不算多。2021年中秋,他摆了1200桌宴席,请全厂4700名员工的父母吃饭,每人还发1000元红包;每年组织员工父母旅游,10年花了6000多万…… 2022年春节,他自掏腰包给员工父母发“孝亲金”,每人2000元;2023年公司年销售破百亿,他直接宣布:“工资普涨30%!” 崔培军的大格局在于,他不仅对自己的员工好,还时刻关注社会上那些需要帮一把的人。 早在2004年,他就成立助学基金,累计资助4300名贫困生;武汉疫情捐1000万,郑州水灾捐250万…… 其实也有不少人酸他:“装什么大善人?”崔培军笑道:“你对工人抠搜,工人就对机器糊弄。我把他们当家人,他们就把质量当命根!” 这话不假——河南矿山的起重机,故障率比国际标准还低30%。 如今,59岁的崔培军依然每天6点进车间。工人们说:“看见崔总在,干活心里就热乎。”或许,正是这股“傻劲儿”,让他在40℃高温天里,给5200颗心都送去了清凉。 可员工们心里却比谁都明白,一个把员工的冷暖放在心上的老板,一个把员工当成一家人的老板,值得他们用真心对待,这样的企业,员工没理由不好好干。您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