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云南闹大饥 荒,米 价 贵得吓人,艳梅没日没夜干活,还是填不饱肚子。 学洙的舅舅在京城做 官,外放中州当知县,听说外甥穷得揭不开锅,想接济又怕他乱花,就寄了盘缠,写信让他们来投奔。 学洙高兴坏了,艳梅却劝他:"咱们把家产败光了,现在又去投靠别人,这怎么行?再说官 署就像驿站,舅舅也是过客,我们去了要是处不好,到时候更麻烦。" 学洙过够了苦日子,根本不听,硬拉着艳梅上路。 走了三个月到汝蔡一带,才知道舅舅已经升任赵州知州。又辗转千里到赵州,却听说舅舅到任后因受 贿被弹 劾,押到省城去了,家眷都躲回了京城老家。 学洙这才后悔没听妻子的话,现在进退两难,盘缠也快没了,就求艳梅:"听说你算 命很准,现在落难了,能不能露一手帮帮我们?" 艳梅本来不愿意,经不住丈夫再三恳求,才答应试试。 艳梅在赵州租了间屋子,挂起帘子坐在里面,学洙在外面传递纸条。 刚开始当地人还观望,没多久就传开了,每天来算 命的人挤破门槛。 艳梅每天只算十个人,收费刚够吃饭。学洙不明白:"凭你的本事,分分钟能发财,干嘛给自己设限?" 艳梅答说命理学太精微,算多了就不准。 学洙贪心,逼着她多算些人好多收钱,次日来的人把门口都堵死了,艳梅从早忙到晚,收了近千文钱。 没想到当晚就遭了贼,把所有钱和衣服都偷走了,看来这也是命中注定。 学洙哭得死去活来,艳梅却很平静:"你不信,才会受穷。我被媒人骗了嫁过来,心里一直难受。要不是我求天帝,你早就死了,现在受点穷算什么?" 她把梦中天帝的话告诉学洙,学洙更伤心,觉得这辈子没指望了。 艳梅又安慰他:"多做善事能改变命运,只要你肯积德,老天爷会保 佑我们的。" 她想起路上过河时水流湍急,便让学洙有空就去担土砌桥,她用算 命的钱请工匠。 学洙答应了,每天算完命就去河边建桥,不管天冷天热,泡在水里干活也不觉得累,有人想帮忙他都拒绝。夫妇俩还吃素,省下钱来买材料,十个月后桥终于建成。 这河虽然不深,但水流太急,以前没人敢建桥,学洙建桥后行人方便多了,都叫它 "幔仙桥"。学洙也因此攒了些钱,两年后攒够了回家的盘缠。 回乡路上,学洙突然暴病,艳梅哭得十分伤心,这时忽然有人挤进来,递给艳梅一张纸条,竟是老师的信! 艳梅冲出去一看,老师正慢慢走来,她一下子跪在地,哭得像个孩子。 老师扶她起来:"先救你丈夫。" 拿纸写了几个字烧掉,学洙突然醒了,说梦见到了仙境,因为建桥有功,天帝赐了颗珠子。 艳梅这才明白,老师笑着对学洙说:"要不是我写信,洞天仙主差点把艳梅抢走呢!" 说完,茅媪问他们:"仙乡和故乡,哪个更快乐?" 两人齐答仙乡快乐。 茅媪从口袋里拿出药,给艳梅和学洙吃了,又喂了拉车的两头驴。 次日一早,茅媪和艳梅共骑一头驴,学洙骑另一头,三骑慢慢升空,消失在云层里。 围观的人成千上万,后来就把这地方叫 "三仙里",和黄粱镇一样成了传奇之地。 本篇故事源于《萤窗异草》,这个学洙干啥啥不行,居然沾了妻子的光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