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叫林则徐,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大臣,以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虎门销烟而名垂青史——他在23天内销毁了2,376,254斤鸦片,震惊了世界,也唤醒了沉睡中的国人!作为中国近代禁毒事业的先驱者和最早反抗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不仅加强国防,推动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还以实际行动提升国家实力,被誉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 除了在禁烟战争中的卓越贡献,林则徐在治水工程方面同样成绩斐然。他主持过海塘建设、新疆水利改造以及治理黄河等重大项目,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林则徐初入仕途时,还曾是一位“破案奇才”,擅长侦破疑难复杂案件,名声远扬。 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位“名侦探”林则徐如何在一宗扑朔迷离的案件中,与一位势力滔天的“采花大盗”展开激烈的智力较量…… 嘉庆年间,龙溪县城内爆发了一起极为棘手的案件:多家富商价值连城的珍贵珠宝接连失窃,更糟糕的是,富商家中的貌美女眷也接二连三遭遇盗贼强暴。此事在县城引起轩然大波,民众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生怕下一个受害者会是自己。 这起案件给普通百姓和富商们都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尤其是那些经营珠宝生意,家中有美丽妻女的富人们,更是惶恐不安,甚至不敢正常开门营业。起初,官府并未重视此案,仅将其视为普通盗窃案,准备草草结案。然而,一个月内,接连发生多起价值连城的珠宝盗窃案,每起案子还都伴随着一宗强奸案,县衙终于不得不严肃对待这桩连环大案。 尤其是龙溪县显赫望族郭太史家被洗劫一空后,郭太史亲自前往福建,向巡抚张师诚上奏此案,恳请将此盗案彻查到底。张师诚对此案高度重视,派出了多支调查队伍四处搜查,但无论如何查找,始终毫无头绪。与此同时,盗窃案仍然频发,数日内发生了多达27起,涉案金额高达百万两白银。 更令人震惊的是,盗贼不仅屡屡入室偷盗,还频频掳走富家美妇,肆无忌惮地实施强暴,嚣张至极,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一次,采花大盗甚至与县衙捕快发生激烈冲突,打伤了捕快童顺后逃之夭夭。神秘的“采花大盗”和“神偷”在龙溪县的传言四起,百姓对县衙的无能感到愤怒和质疑,这宗案件也陷入了谜团。 县衙人员无从查起,为维护朝廷威望,张师诚决定寻求外援。此时,才华横溢、刚考中举人的林则徐,已是张师诚极其器重的心腹。张师诚常向他请教破案之策,面对这起龙溪县盗窃兼强奸的奇案,张师诚原本计划让林则徐协助,但案情紧迫,失财与人身安全的威胁日益严重。 经过深思熟虑,张师诚最终决定亲自派林则徐前往龙溪,彻底侦破此案。林则徐接手后,很快就摸到了破案的线索。虽然线索隐晦,采花大盗却异常狡猾,林则徐与其展开了多次斗智斗勇的较量,经历层层波折,最终凭借巧妙计策将其一举擒获,真相大白令人大跌眼镜。 令人震惊的是,这位“采花大盗”竟然是一名知府大人,并且背负着鲜为人知的神秘身份!这名知府到底是谁? 接到张师诚的嘱托后,林则徐详细了解案情,立刻赶赴龙溪县一位首富家中勘查现场。现场除了紧闭的大门、敞开的房门和凌乱的室内,几乎无任何可供判断盗贼身份的线索。随后,他走访了多位受害者家中,情形大同小异,令他颇感疑惑:这采花大盗究竟是不是传闻中那般神出鬼没,如幽灵般无影无踪? 林则徐不信邪。他从盗窃案的细节分析出,这名盗贼必定与这些富人圈子有密切关联。毕竟,只有熟悉富家布局的人,才能轻易进入密闭的珍宝存放地,并且消除一切痕迹。同时,最近接连发生的强奸案手法如出一辙,也毫无多余线索可循。 由此,林则徐大胆推断:此贼极可能是富豪圈中的一员,身份尊贵且武艺高强,至少能自由出入高墙院落。此推测他暂未透露,心里藏着几名身手不凡的心腹,暗中派他们守护几个富户。 果不其然,某夜,一名黑衣人身手敏捷地翻墙进入一户富人家中实施盗窃。目睹全过程的林则徐心腹感叹此人身手非凡。心腹追击未果,该贼逃脱,但林则徐早有布置,在县衙外布下伏兵,终于锁定该黑衣人竟能“穿衙而出”。 有了这次确认,林则徐确信盗贼身份非凡,既是官衙中人,又武艺高强,善于偷盗且地位显赫。基于此“画像”,他开始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 随后,林则徐前往龙溪县衙门走访,询问是否有武艺过人且位高权重的人士。此问一出,惊人线索浮现:捕快童顺回忆起采花大盗的身手与他曾抓捕过的“大海盗李栋”极为相似,而李栋如今居然身居知府高位。 童顺耿直,将此事告知林则徐。林则徐立刻锁定李栋为关键嫌疑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假装审判另一名罪犯,由李栋亲自押送至省城。 李栋果然上钩,带着“犯人”声势浩大地前往福州。林则徐趁机派人搜查李栋府邸,最终抓获确凿证据。 原来,李栋曾是东海风尾帮的“大海盗”,杀人抢劫,无恶不作。后来他通过贿赂买通官员,攀升为四品知府,成为贪官一名。然而,这个习惯了“快钱”的江洋大盗,贼心不死,白天装作知府,夜晚则继续以“采花大盗”身份犯案,形成这起震惊一时的“奇案”。 ——摘自杨国桢《林则徐传》修订版,人民出版社;曾霆《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与经世实践研究》,扬州大学;林怡《林则徐》,福建美术出版社2018年版;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1840-1919)(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