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年,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曹吉祥被当众凌迟,刽子手只剜了三刀,便发现极不寻常——他干瘪的皮肉里竟渗出墨汁般的黑血。围观人群骚动后退,刑场槐树上数百只乌鸦齐声哀鸣。朝廷疑他早年曾在苗疆征战学了些蛊术,便下令将他头割下来传首九边。
北京西市,刑场封道三里,百姓云集三千。
案犯是内官曹吉祥,罪名——谋反。此人位极人臣,权倾朝堂,今番赴死,举城皆惊。
正午,日头直晒。刽子手领命行凌迟,首刀剜胸。
刀一落,不见血红,反涌出黑色浓液,如墨汁泼洒,迅速在黄土上晕出诡异图案,曲折如蛇。
观者先是一愣,旋即惊呼退散。有人跪地作揖,有人掩口欲呕。
更诡异的是,刑场西侧那棵百年老槐树上,原歇息数百乌鸦,忽而齐鸣,聒噪如哀啼,黑压压一片,盘旋遮日,连午光都暗了几分。
刽子手双手发颤,几欲弃刀。
行刑停顿,锦衣卫火速回报。宫中听闻,明英宗朱祁镇暴怒,酒杯掷地,呼钦天监:“速往西市,观天象查地脉!”
这一切的背后,早有端倪。
两月前,曹吉祥因义子曹钦打死朝官,被言官弹劾,罢权在即。
他心知无退路,暗中联络旧部。曹钦为蒙古降将出身,素有武勇,潜召五百亲兵于七月二日黎明发动变乱。
一队自皇城东长安门攻入,点火焚门;一队攻西长安门,以车撞关。
都指挥马亮早得消息,夜中请调孙镗守城,命兵士拆御河桥石,堵死皇城内门。
叛军久攻不下,转攻北侧安定门,失利后败退曹府。
曹钦在宅后井内自尽,尸体由兵士用钩索吊出。
三日后,曹吉祥披枷跪于廷前,群臣齐奏:“其罪逆天,宜正典刑。”
皇帝未置一词,仅书:“照律,凌迟。”
刑前三日,曹宅尽毁。朱祁镇钦命工匠于旧宅上建寺一座,名“报本寺”,碑刻一字不提曹氏,仅铭“祸起忠奸错,风月自销魂”。
黑血之事惊动朝野。刑后当晚,英宗召钦天监数人夜观天象。
有人言此为苗疆蛊毒,怨魂难散。然御医查得,曹吉祥日服丹药,实含朱砂、铅汞之物。
钦天监首官郑克明复奏:“非蛊术。乃其人服丹太久,血毒成墨。”
御医解剖其体,内脏乌黑,肝脾溃烂,断定为重度汞中毒。
此结论虽解迷,但“墨血”二字仍传民间不绝。
说书人添油加醋,绘《乌鸦图》《黑血图》于案,茶楼叫座者盈门。
朝廷震怒,但没封口。
因为事未完。
英宗命将曹吉祥之首级,以石灰硝封藏,由钦差携带传首九边。
此为明制最重极刑,九边指九大边镇:自北京启程,历经居庸关、宣府、大同、榆林、宁夏、固原、甘肃、太原、延绥,一路示众,悬首城门。
百姓远见其首级,已肿大青紫,发色如焦。城门下设香案,祭纸压符,求魂莫扰。
过关将士回营,身染瘟痢者十数,边军传言曰:“曹氏未化,魂归未定。”
这番传首,历时三月。
宫中太监中,有人暗自垂泪。
曹吉祥毕竟出自内廷,昔年服侍宣宗、英宗两朝,虽行事跋扈,亦有旧情。
可情薄如纸,利重于山,宦官权盛至此,终是一梦。
这场风波之后,宫中丹药一度禁炼。
太医院重修药方,金属类成分统统除去。内监再服丹者,轻者杖责,重者斥逐。
黑血成蛊终被辟谣,但“墨汁淌心口,乌鸦遮日头”的画面,永远烙在北京百姓心中。
参考资料
《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一十、《明史·宦官传》《明史·兵志》《万历野获编》,张岱著,《明宫秘史》药理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