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短线策略:多机构同台唱戏,市场风口在哪儿? 周末的A股江湖暗流涌动,多空券商齐刷刷放出战略研报,把下周的短线脉络理了个明明白白。各位股民先别急着冲进场,咱们先拆解机构手里的"牌面"——这轮行情里,各亮绝招却指向同一方向: 结构性轮动行情继续,但"子弹"要打在硬逻辑上。 先说机构共识: 3500点已是多方新阵地。华西强调的"增量资金正反馈"可不是场面话,当下私募仓位已连续3周站上85%水位线,融资余额日均增20亿像撒芝麻——越积越多。但别以为普涨行情来了,中信说的"找预期差"才是关键,现在市场玩的是"买分歧,卖一致"的套路。举个例子:周末刚出雅鲁藏布江水电万亿投资,周一要是中国电建直接高开5%,反而得警惕兑现盘;但若水下换手后爬坡,才可能走成趋势。 三条核心赛道值得盯紧: 出海概念的二次觉醒:中信把"反内卷"讲透了。现在出口型企业ROE普遍比国内同行高3-5个百分点,比如集装箱龙头 中远海控 在东南亚市占率破20%后,估值从8倍PE跳涨到12倍。重点看二季度海外营收占比超30%+毛利率逆势提升的标的,医疗器械、游戏出海、工业设备这三块可能蹦出黑马。 资源品的通胀逻辑:华西推的"小金属"藏着玄机。伦敦钴现货价格连涨5周,但国内相关股票还在躺平,比价差超15%就存在套利空间。更狠的是工业金属——铜价期货已经站上9800美元,但A股铜加工企业动态PE才10倍出头,均值回归可能比涨价来得更猛。 政策的对冲性红利:广发点破保险资金的"定海神针"作用。7月来保险资金通过ETF日均净申购超5亿,专挑破净央企和公用事业股下手。这类"类债资产"别看短期爆发力弱,但像长江电力这类股息率4.5%+的项目,进可攻退可守,特别适合震荡市里做安全垫。 技术面有个细节要注意: 沪深300 的周线MACD出现6个月来首次金叉,这种级别的信号往往对应1-2个月的做多窗口。但下周面临3580点前期密集成交区,想突破必须有超预期利好——比如周四的四中全会通稿里冒出"超长期国债扩容"或"十五五规划氢能专项"这类催化剂。 总结来看,下周更适合"两手抓":一手锚定机构抱团的硬核赛道(AI算力、军工电子),另一手潜伏低估值+政策预期的洼地(电网设备、船舶制造)。记住现在的市场像高压锅——看着平静,但方向选择随时可能发生,保持半仓机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