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9旬老人参与老兵信息采集,报出名字之后,工作人员竟然火速上报中央,这是怎么回事呢

9旬老人参与老兵信息采集,报出名字之后,工作人员竟然火速上报中央,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富清出生在1924年的陕西汉中洋县马畅镇双庙村,那是个穷山沟,家里世代务农,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就帮家里干活,种地放牛啥都来,村里战乱不断,外敌入侵加上内斗,让乡亲们吃尽苦头。这样的环境磨炼出他吃苦的劲头,从不抱怨,干活总是一把抓。长大后,他四处打工维持生计,见过太多不公和苦难。1948年春天,24岁的他看到解放军队伍路过村子,宣传政策讲道理,就下定决心参军。背起包裹,他步行几十里赶到征兵点,加入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从那天起,他成了普通一兵,每天操练投弹爬山,适应军营规矩。没多久,部队开拔,他跟着大队人马奔赴战场。那时候解放战争正打得火热,他很快就投身战斗。刚入伍几个月,在壶梯山战役中,他自愿当突击组长,带领小队抢占敌方碉堡。战斗激烈,他冲在最前,炸掉工事,消灭守敌,还缴获机枪。战后,部队给他记下一等功。这只是开始,他的表现越来越突出。两个月后,在临洮执行侦察任务,他带班战士穿越林地,遭遇敌伏击后迅速反击,占领高地,全歼对手,又获二等功。这些经历让他在部队站稳脚跟,逐步成长为骨干。 转到11月的淮海战役,张富清参加永丰阻击战,再次担任突击队长。那场仗打得凶险,敌方火力密集,他带头冲锋,炸毁城墙碉堡,为主力打开通道。过程中,他身中数弹,重伤昏迷,被战友抬回才捡回命。战后,部队给他记特等功,并颁发“人民功臣”勋章。西北野战军首长亲自表彰他,称赞他作战勇猛。此后,他随军转战大西北,参加多场硬仗,又两次立下一等功。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他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记特等功,还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这些功绩在当时部队里传开,但他从不张扬,总是埋头干活。1953年,他进入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提升文化水平。1955年,从连职干部转业,他响应号召,选择去湖北恩施来凤县。那地方偏僻,山高路远,他带着妻子坐车颠簸几天抵达。从粮油所主任干起,他每天清点物资,运送粮食到乡下村子。后来升任三胡区副区长,带头修路筑桥,改善当地交通。来凤县经济落后,他工作起来不惜力,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从不提过去军功。妻子孙玉兰也跟着过苦日子,两人节俭持家,教育子女踏实做人。几十年过去,邻居们只知道他是个老实干部,从没想过他有辉煌战史。 张富清转业后,就把军功证书锁进箱子,从不说起。儿子张健全从小见父亲早出晚归,干基层工作,家里穷得叮当响,却从不抱怨。父亲教导他们,生活要靠自己双手挣,从不炫耀过去。来凤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他工作时常常步行几十里,帮农民修水利、建学校。退休后,他继续低调生活,住简陋房子,用最便宜的东西。2018年,他的白内障严重,几乎失明,家人劝说才去医院换晶体。医生建议用好的,因为优抚政策报销全额,但他坚持选最便宜的三千多元那种,说年纪大不想浪费。手术后不久,地方政府采集退役军人信息,他让儿子代办。张健全去县事务局登记,工作人员输入名字,档案弹出多项立功记录。年轻人一看,立马核实,确认是真后,赶紧汇报上级。从县到州到省,层层上报,最终直达中央。因为档案详实,战功突出,整个过程只用几天。中央部门审核后,决定深入调查他的事迹。这件事曝光,儿子们才知道父亲藏得这么深。媒体跟进报道,社会反响强烈,大家感慨老一辈的低调作风。 上报中央后,张富清的事迹迅速传开。2019年,他与其他功臣一同获颁“共和国勋章”,国家表彰他的贡献。仪式上,他接受勋章,全国媒体播报,民众了解他的故事。他还获评“时代楷模”和“最美奋斗者”,成为学习榜样。采访中,他提到战友牺牲多,自己不愿卖弄功劳。晚年,他保持简朴,偶尔散步买菜,从不摆架子。2022年冬天,他身体渐弱,去武汉医院治疗,于12月20日逝世,享年98岁。逝世后,各界致哀,媒体刊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