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4年,日军将一浑身是伤的女子扔到河边。突然,一条饿犬张开血盆大口扑向女子,

1944年,日军将一浑身是伤的女子扔到河边。突然,一条饿犬张开血盆大口扑向女子,就在女子以为自己要死了时,她看到一双脚靠近自己……… 1944年的深冬,山西盂县的河滩上,到处是乱石和枯败的芦苇。 在靠近河岸的一片地上,一个瘦小的身影被随意丢弃在那里。 那是万爱花,年仅14岁。 就在这时,一条饥狗,向她一步步逼近。 它张开血盆大口,朝她咬去! 然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个人出现了! 1943年,日军铁蹄踏破山西盂县羊泉村的宁静。 13岁的万爱花,这个4岁就被卖作童养媳、命运多舛的少女,正躲在自家水缸里。 她刚加入儿童团不久,心中燃起一丝反抗的希望,却还来不及绽放。 日军的皮靴声、砸门声、狞笑声逼近,水缸的盖子被掀开,一张狰狞的日本兵面孔出现在她惊恐的瞳孔中。 她被粗暴地拖拽出来,连同村里其他几个年轻女子,被押往盂县日军据点。 一座由窑洞改造的、充满血腥与恶臭的人间地狱。 据《日军山西罪行录》记载,这里如同魔窟,关押着十几名被强掳来的女性。 她们被剥去人性和尊严,沦为日军发泄兽欲的“慰安妇”。 万爱花亲眼目睹了反抗的代价,一个试图逃跑的女孩被放出军犬活活撕咬致死。 日军用尽各种手段摧残她们的身体和精神,稍有反抗便会招致更残酷的折磨。 然而,万爱花骨子里的倔强并未被彻底摧毁。 她抓住一次看守松懈的机会,折断窑洞窗户的木栏,不顾脚底被碎石磨得鲜血淋漓,在漆黑的夜色中拼命奔逃,奇迹般地逃回了羊泉村。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厄运再次降临。 她在河边洗衣时,被再次扫荡的日军发现并抓获。 这一次,她被关押的时间更长,遭受的凌辱和殴打变本加厉。 又是一个深夜,她再次冒险,从那个地狱般的窑洞中逃出。 然而,命运之神并未眷顾这个苦命的少女。 几个月后,她第三次落入魔掌。 这一次,日军不再将她视为普通的“慰安妇”,而是视为必须严惩的“逃犯”和“反抗者”。 等待她的,是惨绝人寰的酷刑。 他们扒光她的衣服,将她捆绑在特制的刑凳上,在腿下不断加垫砖头,实施“老虎凳”酷刑! 最残忍的是,四名日军士兵用两根扁担压在她的肩膀上,像压榨油料般猛力下压! 三天后,日军见她毫无声息,以为她已死,便像丢弃垃圾一样,将她抛到了冰冷的河滩上。 因此,当盂县羊泉村一位普通的农民李老汉在归家途中,发现河滩上那个躯体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更让他心惊的是,一条饿狗正扑向那个毫无反抗之力的生命! 千钧一发之际,他捡起脚边的石头,用尽全力砸向饿犬,救下了这个少女。 他脱下自己的棉袄,将万爱花包裹起来,带回了自己简陋的土屋。 接下来的日子,李老汉和老伴用土方草药为她清洗伤口,喂她喝下稀薄的米汤。 万爱花在两位老人小心翼翼的呵护下,凭借着惊人的求生意志,竟然一点点活了过来。 然而,酷刑在她身上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 更致命的是,长期的非人摧残使她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疾病,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 她在李老汉家的土炕上,整整躺了三年,才勉强能够下地行走。 这三年,她变得沉默寡言,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戒备。 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收养了一个同样孤苦无依的女婴。 母女俩相依为命,在社会的边缘挣扎求生。 而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被她埋藏在心底最黑暗的角落,从不轻易触碰。 1992年,山西盂县教师张双兵,这位执着于记录日军侵华暴行、特别是慰安妇受害者的民间学者,在一次乡村走访中,找到了隐居多年的万爱花。 起初,万爱花拒绝回忆。 但在张双兵耐心的开导下,那段尘封了近半个世纪的痛苦记忆,终于破土而出。 她扶着拐杖,站起来,压抑已久的怒火突然爆发:“我记得!那个‘红脸队长’!他们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我这辈子都忘不了这帮畜牲对我做的事!我要讨回公道!我要他们赔!” 在张双兵的鼓励和帮助下,万爱花决定站出来,公开指证日军的暴行! 1992年12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战争受害女性国际听证会”上,万爱花,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成为了中国内地第一位公开站出来控诉日军性暴力的“慰安妇”制度受害者。 她拄着拐杖,站在庄严的国际讲台上,用颤抖却坚定的声音,向世界揭露了那段不堪回首的黑暗历史。 此后,万爱花又三次远赴日本,参加对日本政府的诉讼。 然而,漫长的诉讼之路充满艰辛。 日本法院以各种理由驳回了她和同伴们的诉讼请求。 正义的审判迟迟未能到来。 2013年9月4日,83岁的万爱花在太原病逝。 她至死未能等来日本政府的正式道歉和赔偿。 万爱花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更是抗争的一生。 她的故事,是二十多万慰安妇受害者悲惨命运的缩影,也是一曲关于生命韧性与不屈抗争的悲壮挽歌。 主要信源:(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山西省档案馆馆藏日军侵华档案、央视《国家记忆》栏目组2015年采访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