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清朝,慈禧每次和李莲英谈论事情时,里面总能传出一些声音。一宫女因为好奇,于是偷偷

清朝,慈禧每次和李莲英谈论事情时,里面总能传出一些声音。一宫女因为好奇,于是偷偷往房间里看了一眼,刚好看见李莲英在给慈禧按摩......

慈禧和李莲英在屋里说话,外头伺候的宫女总能听见点动静。

有个胆子大的丫头,没忍住从门缝里瞄了一眼,这一瞧,可算明白了——原来是李莲英正给慈禧揉肩捏背呢。

这事还得从李莲英的出身说起。

他本名叫李进喜,老家在顺天府大城县,家里穷得叮当响,实在没活路了,家里人一狠心把他送进宫里当了太监。

那是1848年的事,他才是个半大孩子。

宫里规矩大如天,一步踏错就得掉脑袋。

新来的小太监,只能缩着脖子做人。

不过李莲英脑子活,眼皮子底下的活儿看几遍就能上手。

他私下里特别卖力地练本事,尤其是剃头梳辫、推拿按摩这些伺候人的手艺,练得比谁都精。

慈禧那阵子总闹头疼,请了太医吃药也不见好。

李莲英瞅准机会,小心翼翼地说想试试自己的手法。

没想到几趟按下来,慈禧的头居然舒坦多了。

打这起,他在老佛爷跟前才算有了名姓。

说起来,慈禧跟前原来也有个得意的太监叫安德海,就是因为太张狂栽了跟头。

这小子仗着老佛爷宠他,在宫里宫外捞银子捞得没边儿,后来被人告到山东巡抚丁宝桢那儿,一刀砍了脑袋。

慈禧气得跺脚也没用。

安德海这一倒,倒是给李莲英腾了地儿。

不过李莲英可比他精明多了,心里明镜似的——在主子身边转悠,那就是老虎跟前玩心跳,稍不留神就得完蛋。

所以他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夹着尾巴做人,半点不敢张扬。

日子长了,慈禧对李莲英的信任那是与日俱增。

俩人常关起门来说话,外人压根听不清里头到底聊啥。

就连吃饭的口味,慈禧都记得一清二楚,碰上御膳房做了李莲英喜欢的菜,总让人给他留一份。

这种待遇,连宫里的皇亲国戚都未必捞得着。

更稀罕的是,慈禧特意开了特例,准李莲英住在自己寝宫边上的小院里,储秀宫和他的住处中间就开个门,几步路就到。

这待遇,搁整个大清朝那也是独一份。

难怪宫女们路过窗根儿,老听见窸窸窣窣的动静。

李莲英四十岁生日的时候,那风光劲就更不用说了。

慈禧赏的东西堆成小山:金丝蟒缎、亲笔写的“福”“寿”大字……哪一样拿出来都是天大的体面。

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慈禧竟允许李莲英像常人一样娶妻生子!

他后来真娶了京城有名的歌女马芙蓉,又过继了四个儿子,家里倒是热热闹闹,烟火气十足。

这事一传开,街头巷尾少不了闲言碎语,有人猜他压根没净身干净。

紫禁城里头,宫女太监们嘴巴闲不住。

瞅着李莲英天天往储秀宫跑,门一关就不知道捣鼓啥,自然免不了私下嘀咕。

从偷瞧见的那点按摩场面,到屋里奇怪的声响,猜什么的都有。

这也难怪,深宫里头日子长,憋着一肚子猜疑,人心隔着肚皮呢。

慈禧活着的时候,李莲英虽然活在人前风光处,可心里那根弦一直绷得死紧。

特别是光绪皇帝突然驾崩那会儿,宫外头冒出不少风言风语,说他也掺和在里面。

虽说没真凭实据,可这些闲话像影子似的跟着他,让他睡觉都睡不踏实。

熬到1908年,慈禧太后终于撒手西去。

老太太临咽气前还特特地下了旨,明令往后不许太监掺和朝政。

李莲英心里雪亮,靠山倒了,自己这出戏也算唱到头了。

新上台的摄政王载沣,明眼人都瞧出他对太监没什么好脸色。

李莲英多机灵个人,立刻扭头去结交新掌宫的隆裕太后,给自己留条退路。

他还干脆利落地把手里管的那点事,全交给自己徒弟小德张,意思是“告老还乡”了。

挪出宫后,他住进了僻静的南花园。

这地方清静是清静,生活排场可一点没降格,照样有几名小太监鞍前马后伺候着。

可外头那些风声就没断过,传得神乎其神,搞得他整日提心吊胆,吃不下睡不香。

人眼看着就憔悴下去。

想想也是,伴君如伴虎,熬了大半辈子,如今是虎走余威在啊。

到了这步田地,李莲英心里最牵挂的反倒是家里那几口人。

收拾身后事的时候,他把积攒的金银细软都分给家人,还千叮咛万嘱咐:“外头的天要变了,都给我打起精神,小心再小心!”

他这一辈子,确实没少和李鸿章、袁世凯这些朝堂重臣打交道,攒下的家底厚实得很。

可等他前脚一走,后脚隆裕太后就派人把他家抄了个底朝天,金银财宝全都充了公。

到1911年开春,李莲英在南花园咽了气,那年他六十三。

隆裕太后念他伺候过两代主子,还是给了面子,准办丧事,还拨了银钱。

李家后人按照他的遗愿,买了块“风水宝地”,修了个排场很大的墓。

据传那坟修得讲究极了,花钱如流水,也算是李莲英死后最后的一点尊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