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太阳]1948年,军统少将周镐突然人间蒸发,妻子只当他已远赴台湾,殊不知丈夫早

[太阳]1948年,军统少将周镐突然人间蒸发,妻子只当他已远赴台湾,殊不知丈夫早已在1949年遭秘密处决,十六载春秋流转,妻子竟凭一册泛黄日记,为亡夫讨回迟来的公道。 (参考资料:2017-04-05 中国军网——从军统少将到中共特别党员) 1949年初春,南京解放前夜,一个叫周镐的男人倒在了黎明前,他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但他的死,远在武汉的妻子李华初和三个女儿却一无所知,只能在渺茫的希望中苦熬。 朋友们猜测周镐去了台湾,但妻子李华初却很笃定:他绝不会去对岸,最坏的可能,是人已经不在了,这当然只是她最绝望的猜想,潜意识里,她无时无刻不盼着丈夫还能活着,盼着一家人还能有团圆的一天。 没了顶梁柱,生活很快难以为继,李华初只好带着女儿们离开武汉,回到丈夫的老家罗田,继续那场不知尽头的等待,家里没有收入,女儿们的学费都成了难题。 无奈之下,李华初拿出丈夫过去写的信,其中一封说道:“等将来革命胜利了,将你们接到一块过好日子……” 靠着这些信里透出的希望,姐妹三人才勉强评上乙等助学金,得以继续读书,否则,以李华初孱弱的身体,她们恐怕连初中都念不下去。 可悲的是,李华初直到1965年抱憾离世,也没等来一个确切的答案,她不知道,就在自己去世几个月后,丈夫周镐的名字,将被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那么,这个让家人牵挂至死的男人,究竟有着怎样一段传奇人生? 周镐,1910年生于湖北罗田,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本是前程大好的青年军官,谁知1934年,因牵涉福建事变,24岁的他在汉口被国民党宪兵逮捕,罪名是“参加叛乱”,这只是他人生数次牢狱之灾的开始。 有趣的是,审讯他的人竟是位旧友,没有刑讯,反倒是一番劝进,想要让其加入复兴社,也就是后来的军统,就这样,为了脱身,周镐一脚踏入了军统,开启了长达12年的特务生涯。 谁知刚干了半年,周镐又因“共产嫌疑”再次被捕,虽查无实据,这次乌龙却让他意外地入了军统元老周伟龙的眼。 有这位戴笠的拜把兄弟关照,周镐的官运亨通起来,一路从汉口到贵州、重庆,邮电检查、缉私、谍报,军统的行当几乎干了个遍,深得戴笠青睐,官至军统少将。 1943年初,抗战最艰难时,戴笠交给他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潜伏南京,打入汪伪政府军委会,策反伪军,并充当汪伪巨奸周佛海与重庆之间的秘密信使。 周镐从此在妻女的生活中“消失”了,而李华初和女儿们则被军统从贵州接到重庆,生活由政府供给,吃穿不愁,两个女儿甚至被送进沙坪坝一所私立小学,学费食宿全免。 另一边,周镐在南京的虎口刀尖上求生,他表面上是汪伪军界红人,内心却日夜煎熬,他秘密组建的军统南京站,是沦陷区的大站,成果显著。 戴笠交给周镐的任务,一是为重庆搜集情报,二是利用身份结交吴化文、孙良诚等伪军头目,为抗战胜利后收编他们做准备。 然而,抗战胜利的喜悦,却把周镐推进了另一个囚笼,1945年8月16日,日本投降第二天,周镐在南京迫不及待地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接管了汪伪报社、电台和银行金库。 南京街头就出现了周镐签发的《南京指挥部第一号布告》,这番操作显然玩过了火,远在重庆的蒋介石手上无兵可派,又不想让非嫡系抢了风头,干脆下令:南京治安暂由日本军队维持。 于是,冈村宁次派人将周镐“请”到日军司令部软禁起来,这个只存在了三天的指挥部,成了周镐政治生涯的一场闹剧,随后,戴笠派人将他押往上海,安上的罪名是“贪污”。 命运的转折总是如此荒诞,1946年3月,戴笠坠机身亡,再没人有心思细查他的案子,周镐在朋友的疏通下得以释放,出狱后,他闲居南京,对国民党内部的倾轧与腐败彻底失望。 正在周镐人生最低谷时,同乡兼黄埔同学、中共党员徐楚光找到了他,一番恳谈,周镐决心换一个阵营,经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批准,他秘密加入了共产党,成了一名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的特别党员。 在此之后,周镐为我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9年1月,组织交给他最后一个任务:去蚌埠策反第八兵团司令刘汝明。 谁知,刘汝明这个老滑头,转头就把他卖给了蒋介石,周镐第六次入狱,也是第三次被关进宁海路19号的保密局看守所,这一次,他再也没能走出来,南京城破前夕,他被秘密枪决。 周镐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潜伏,而他的家人,却在漫长的岁月中承受着他“消失”带来的全部痛苦,妻子李华初至死都不知道丈夫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