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美警告新德里误判歼10性能,这一仗败的太惨了:印度空军危机重重! 近期,美国《外

美警告新德里误判歼10性能,这一仗败的太惨了:印度空军危机重重! 近期,美国《外交政策》专栏作家、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米特·甘古利警告称“印度空军危机重重”。在与巴基斯坦发生短暂冲突两个多月后,印度空军(IAF)正陷入一场危机。 印度空军此役惨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体系化建设的全面落后。 先说装备层面,印度空军长期面临战斗机数量不足的问题。根据其1986年设定的作战规划,印度空军至少需要42个战斗机中队才能满足国防需求,但截至目前,印度空军仅拥有31-32个飞行作战中队,且其中10个中队的飞机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退役。 为了弥补缺口,印度一方面试图加速国产“光辉”战斗机的列装,但由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拖延F-404发动机的供应,“光辉”战机的产能严重受限,每年仅能交付2至3架,而非承诺的16架。 另一方面,印度大量采购外国战机,如法国的“阵风”和俄罗斯的苏-30MKI,但这些战机的交付速度缓慢,且成本高昂。例如,达索公司目前有180多架订单需要生产,年产量仅20架左右,即使印度现在下单,也要到2032年之后才能获得“阵风”战斗机。 装备数量不足的同时,印度空军的装备老化问题也十分突出。大量米格-21、米格-27、“美洲虎”等老旧战机仍在服役,这些战机不仅性能落后,维护成本高,而且事故率居高不下。 过去25年里,印度空军因事故损失了200多架军机,进一步加剧了装备短缺的困境。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空军近年来通过引进歼-10CE和升级“枭龙”战机,已经形成了以JF-17、歼-10CE和F-16为核心的现代化机队,三代机规模达到近300架,实力不容小觑。 在关键技术领域,印度空军的劣势同样明显。以雷达为例,印度“阵风”战斗机配备的REB-2-AA有源相控阵雷达,对典型战斗机类目标的最大截获距离约200千米,使用GaAs组件,技术架构相对落后。 而巴基斯坦的歼-10CE装备的雷达,不仅T/R组件数量更多,探测距离更远,而且采用了更先进的GaN组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更优。 此外,歼-10CE还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和PL-15E中距空空导弹、PL-10E近距格斗导弹,其综合作战能力与“阵风”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 体系化作战能力的不足,是印度空军危机的核心所在。现代空战早已不是单机对抗的时代,而是体系与体系的较量。 巴基斯坦空军在此次冲突中,充分展示了其体系化作战的优势:通过预警机进行空战指挥,电子干扰机实施电磁压制,地导部队提供地面掩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中战役战术集群。 相比之下,印度空军的体系建设却漏洞百出。其装备来源复杂,包括俄制、法制、美制等多种型号,不同装备之间的兼容性差,情报共享和协同配合困难。 后勤维护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印度空军的战斗力。由于零部件短缺,印度空军的苏-30MKI机队完好率长期低于60%,近半数的先进战机处于无法执行任务的状态。而巴基斯坦空军由于装备型号相对单一,且与中国在后勤保障方面有密切合作,其战机的维护效率和完好率都明显高于印度。 训练水平和飞行员素质的差距,同样是印度空军的短板。印度空军飞行员缺口持续增大,2021年已近600人,而锻造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需要8至10年时间,短期内难以解决这一问题。 此外,印度飞行员的训练时间和实战化程度也不及巴基斯坦。中国飞行员每年的飞行时间超过200小时,且经常参与高强度的实战化演练,而印度飞行员的训练时间相对较少,实战经验不足。在此次冲突中,印度飞行员的技战术表现明显不如巴基斯坦同行,这与训练水平的差距不无关系。 除了内部问题,印度空军还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压力。地缘政治上,印度需要同时应对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压力,这对其空军资源分配提出了很高要求。 中国空军近年来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不仅拥有歼-20隐身战机、歼-16多用途战机等先进装备,还在战略打击、战略投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印度的处境也颇为尴尬。虽然印度试图通过大量采购外国装备来提升空军实力,但国际军工供应链的紧张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印度的装备采购计划屡屡受挫。 面对重重危机,印度空军也在试图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例如,印度计划为“阵风”战斗机换装国产“阿斯特拉”空对空导弹,以增强作战能力并推动国防自主。 然而,“阿斯特拉”导弹的研发历程长达27年,其性能是否能达到预期仍有待观察。此外,印度还在推进中俄朝经济走廊等项目,试图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国际合作来提升自身的战略地位,但这些措施的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且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