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19国军演演给谁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东盟10国除了缅甸悉数到场,几乎把我们后院的邻居全拉上了,有个国家还出乎我们的意料,那就是柬埔寨。 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导的“护身军刀-2025”军演在这个月13日正式亮相,拉开了为期三周的联合军演大幕。 3.5万人马、19个国家、覆盖6500公里的演习区域,从圣诞岛一直拉到珊瑚海,不看地图都不知道这演习玩得有多大。这是“护身军刀”系列演习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从参演名单看,除了美澳这对“总导演”,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一众老牌盟友也都赶来捧场,甚至连斐济、汤加、挪威都在列。 不过,真正让人看清这场演习“剑指谁”的,是东盟成员国的表现。东盟十国,除了缅甸,其他国家几乎一个不落,全数到场。 更巧的是,偏偏来了一个让外界有些意外的“老朋友”——柬埔寨。 这场军演看似热闹,实则火药味十足。 美国首次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搬到澳大利亚实弹发射,“标准-6”导弹划破昆士兰上空,射程覆盖500公里,谁都知道这套系统之前已经部署在菲律宾吕宋岛,其覆盖范围直指台海与南海。 而日本也借机拿出03式地对空导弹,在澳大利亚完成首轮实弹试射,绕开了本国宪法对射程的限制。 演习内容也不止是陆海空,连网络战、人工智能、太空作战模块都一并上阵,美澳还趁机设立了“联合战区配送中心”,打造永久性后勤枢纽,摆明了是往“长期驻扎”方向走。 菲律宾表现得最为积极,军演之外还主动在黄岩岛挑衅中国海警,甚至高调质疑中国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诚意,还在台湾议题上频频出招,俨然一副“急先锋”姿态。 而新加坡和印尼则继续走中间路线,既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愿轻易选边,更多是以“学习经验”为由参与军演。 马来西亚、泰国则看重装备升级和美方技术援助,在演习中多是“看与学”的角色。 但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柬埔寨的现身。这个长期和中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近几年不仅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还与中国共建云壤海军基地,联合举行“金龙”军演。 按理说,这样的国家不太可能参与由美澳主导、明显带有对华遏制意味的军演。但此次柬埔寨却悄然现身,虽然并未高调发表立场,但其参与本身就已经引发各方关注。 根据《金融时报》援引柬埔寨外交部官员的表述,此次参加“护身军刀”军演,主要考虑是“不愿在大国竞争中站错队”。 换句话说,柬埔寨并不想因为和中方关系密切就完全屏蔽与美方的接触。 再加上军演内容中涉及现代作战体系与太空网络模块,对提升本国军队能力确有实际作用,柬方此举更像是一种“技术性参与”,而并非政策性转向。 而中国并未对演习保持沉默,815A型电子侦察船“天王星”号悄然出现在昆士兰海域,实时监测军演动向。 南部战区也在同步展开实战演练,山东舰刚刚穿越巴士海峡,显示出强烈的战略对等意图。 国防部更是直接表态,反对美方在亚太地区部署中程导弹,称将采取一切必要反制措施。 即便如此,东盟国家的表现其实也透露了一种“集体谨慎”。新加坡在军演前特地访华,明确提出“不选边”;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对菲律宾高调挑衅中国的行为表达担忧,呼吁不能把台海风险引入东南亚。 柬埔寨虽参演,但并未削弱与中国的合作,云壤基地建设仍在推进中。 可以说,东盟国家虽然有的“上场演练”,但多数心里都清楚,不能被当成任何大国的“代理人”。 从实际效果来看,美澳虽拉来19个国家助阵,但真正具备战斗力、能跨洲作战的并不多。 德国、挪威等欧洲国家多是象征性参与,不具备实战支援能力。 美国一边搞军演,一边要应对国内财政压力,据《华尔街日报》披露,同期“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的预算就高达5.3亿美元,算上这次“护身军刀”恐怕更是烧钱如流水,实际成果却不一定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