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拒绝校园欺凌!三元里司法所三维普法撑起法治“保护伞”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三元里司法所联合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未成年人保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社工服务站,在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基地护苗乐园举办了以“校园欺凌应对与预防”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知识传递打基础、体验实践促内化、责任共担聚合力”的三维普法模式,让法治理念更有效地融入学生认知与行动。

活动伊始,由街道法律顾问余铭恩律师带来普法讲座。余律师首先指出校园欺凌是在学校环境中,学生之间故意、反复地进行伤害行为。他通过列举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等具体类型,让参加活动的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校园欺凌的多样性和危害性。

余律师提醒,当个人遭遇校园欺凌时,不要以暴制暴,要保持冷静,要明确表达出拒绝欺凌的态度;记录下欺凌的时间、地点、方式和涉及人员等详细信息,为后续寻求帮助和处理提供证据;并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报告,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讲座的最后部分,余律师向学生们发出了“争做校园欺凌的杜绝者”的倡议:不做受害者,建立友好的同学关系,尊重他人,友好相处,增强个人保护意识;不做欺凌者,明确不参与欺凌行为;不做冷眼旁观者,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并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或报警。

此外,余律师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在座的学生们认识到欺凌行为的严重性以及其带来的法律后果。

活动最后,由8位学生参与校园欺凌模拟法庭的剧本演出,余律师进行点评指导。模拟法庭通过还原真实的庭审流程,让参与者和观摩者近距离接触法律条文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学生们在扮演审判长、审判员、被告辩护人、被告、原告、证人等角色的过程中,能深入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明白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知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从被动接受法律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法律实践,切实提升法律素养。

这种情景式体验有助于打破学生之间的隔阂,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从而自觉抵制欺凌行为,主动承担起维护校园和谐的责任。

接下来,三元里司法所将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一模式,让普法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