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77年,28岁知青谢炳义给一个女乞丐买了2碗面,哪知,女乞丐一直跟在他身后,

1977年,28岁知青谢炳义给一个女乞丐买了2碗面,哪知,女乞丐一直跟在他身后,他便好心收留,谁料,10年后得知女子的身份,他连忙报警! 谢炳义坐在阳台藤椅上,望着那双褪色的千层底布鞋。鞋帮针脚磨得发亮,阳光透过茉莉花叶落在上面,恍惚间,他回到了 1977 年飘雪的傍晚。 1970 年,20 岁的谢炳义下乡陕北,那里住土窑洞,吃粗粮野菜,他和知青们天不亮就起身,开山修渠、种地施肥,手上老茧换了一层又一层。 下乡第三年,开山时一块山石砸中他右腿,鲜血直流,队友抬他到县医院,老大夫用烧红的缝衣针挑骨渣,伤好后,腿落下残疾,走路一瘸一拐。 1974 年回北京,这腿成了相亲坎儿,相亲对象的目光总瞟向他的腿,借故离开,军绿挎包里的茯苓饼,在一次次失望中变硬,他在建筑工地搅拌水泥,总觉这条腿像块锈铁,拖着日子往前挪。 1977 年冬至前的雨夜,德胜门胡同口,他见个女子缩在垃圾桶旁。破棉袄裹着瘦骨,脚趾从鞋洞露出,冻得发紫。 他摸出几角钱,到面馆买两碗热汤面,放一碗在她面前,自己蹲旁边吃。女子狼吞虎咽吃完,用倔强眼神看他,默默跟在身后。 谢炳义劝她别跟着,她不听,他叹口气,这么冷的天,她一个女子没去处,便带她回家。 母亲开门见脏兮兮的她,举着笤帚要打,被他拦住,他说她没地方去,母亲虽不情愿,还是拿了热水肥皂让她清洗。 女子洗干净,露出清秀面容,衣领下藏着浅疤,谢炳义说:“叫你小莲吧。” 小莲没说话,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谢炳义见小莲在院子打扫,收拾得干干净净,母亲脸色缓和些,小莲勤快,针线活也好,母亲的旧棉袄被她补得几乎看不出补丁。 谢炳义教小莲写字,她握笔发抖,字歪歪扭扭,却很努力,天天练习,他耐心教,看她的字一天天进步。 相处一年多,谢炳义向小莲求婚,她红着眼圈点头,婚礼简单,请几个亲戚朋友吃顿饭,就算成了家。 婚后没多久,小莲生了龙凤胎,家里热闹起来,谢炳义更卖力工作,在工地比别人干得勤,骑二八大杠驮砖,就为多挣钱给她们买好吃的。 小莲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她跟着学认字,慢慢能写简单句子,闲暇时,她在院子给孩子缝衣服,谢炳义在旁看着,心里踏实。 1986 年夏天,平静被打破,一个满身酒气的壮汉闯进来,指着小莲嚷嚷要带她走,小莲脸色苍白,躲到谢炳义身后,紧抓他衣服发抖。 谢炳义挡在前面,问他是谁。壮汉叫赵大壮,说自己是小莲丈夫,十多年前她跟他结婚后跑了,找了这么久才找到,谢炳义看小莲害怕样,赶紧报警。 警察调查后确认,小莲原叫李小莲,当年跟赵大壮结婚,可他好吃懒做还打骂她,她受不了才跑出来,一路流落北京。 赵大壮在警察面前依旧嚣张,骂骂咧咧要带小莲走,小莲死抓谢炳义衣服,哭得喘不上气,警察调解无果,赵大壮不松口。 谢炳义看她可怜,跟警察说用钱了结,掏出家里攒的几百块钱塞给赵大壮,他拿了钱骂着走了,再没出现。 这事过后,小莲好几天没缓过来,谢炳义一直安慰她,说以后没人欺负她了,好好过日子。家里生活慢慢恢复平静。 孩子们长大,懂事又努力,后来,女儿成了医生,儿子当了老师,都兢兢业业,心地善良,像他们俩。 晚年,谢炳义腿更不好使,常坐在院子看孙子孙女玩,小莲陪在他身边,俩人偶尔说起当年那两碗面,觉得缘分真奇妙。 那个年代,这样的事不少。,976 年,东北女知青邵红梅雪夜收留迷路的 4 岁孤儿赵玉刚,很多人劝她,未婚女子带孩子不容易,她不听,把孩子当亲生的养。 赵玉刚小时候常生病,邵红梅跑遍附近医院照顾,为供他上学,她省吃俭用,自己舍不得吃穿,后来,赵玉刚考上大学,毕业后回了家乡,用知识回报社会。 这些事让人温暖,像黑暗中的光,照亮艰苦岁月,也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善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