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7年,一位开国少将郑重向中央提出请求:"我头部负过伤,实在不宜担任领导职务

1957年,一位开国少将郑重向中央提出请求:"我头部负过伤,实在不宜担任领导职务,恳请批准我回乡务农!"中央几经斟酌,最终应允了他的请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解甲归田的将军,竟为新中国献上了一份意外厚礼! 【消息源自:《开国少将甘祖昌:从将军到农民的传奇人生》2019-11-1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甘祖昌与龚全珍:一对革命伴侣的乡村建设之路》2021-03-08 江西日报】 1957年秋天的一个清晨,江西莲花县坊楼公社的田埂上多了个戴草帽的老汉。他弯腰插秧的动作略显生硬,汗水顺着晒得黝黑的脸颊往下淌,裤腿卷到膝盖,露出小腿上几道狰狞的伤疤。路过的生产队长王德胜差点没认出来——这不是去年还在新疆当将军的甘祖昌吗? "甘部长,您真回来种地了?"王德胜蹲在田边,递过旱烟袋的手有点抖。老汉直起腰擦了把汗,接过烟袋在田埂上磕了磕:"叫啥部长,现在咱是公社社员老甘。"这话把周围干活的乡亲们都逗笑了,谁也没注意他扶腰时皱起的眉头。那是在1952年修新藏公路时落下的毛病,当时桥梁突然坍塌,把他砸成了脑震荡后遗症患者。 甘祖昌的军用水壶在阳光下泛着光,里头装着妻子龚全珍熬的中药。这个水壶跟着他跨过雪山草地,现在又要陪他征服这片红土地。村里孩子们总爱围着水壶打转,他们不知道这位"甘伯伯"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后勤补给,就像不知道他抽屉里锁着的那枚1955年颁发的少将军衔证书。 "老甘,县里刚送来化肥指标......"会计小跑着过来汇报,话没说完就被打断:"先紧着三队的旱地,他们那土质差。"这种果断让会计恍惚想起传闻——当年在延安,就是这个甘祖昌带着战士挖地道,硬是从日军眼皮底下运出三十车军火。如今他把军事地图换成了农田分布图,指挥对象从士兵变成了庄稼。 最让公社干部头疼的是甘祖昌的"怪癖"。每月8号发工资,他总要揣着钱往最穷的社员家钻。有次撞见寡妇李婶家灶台冷清,第二天他家饭桌上就少了盘腊肉。妻子龚全珍数落他:"你自己还吃着药呢!"老将军嘿嘿一笑:"当年方志敏同志教我革命道理时,可没说当官要当老爷。" 1958年夏收时,甘祖昌发明的"三熟制"让亩产翻了番。验收组的人盯着沉甸甸的稻穗直咂嘴,老甘却蹲在地头扒拉土块:"还是缺磷肥啊。"没人知道这几个月他往江西农大跑了多少趟,那些被翻烂的农业书籍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比当年作战地图还复杂。 深秋修水库时,62岁的甘祖昌扛着铁锹往坝上冲,吓得公社书记一把抱住他:"您这身子骨经不起折腾!"老人挣开胳膊:"井冈山时期抬担架,我一人能扛两副!"结果当晚就发高烧,龚全珍边熬药边抹眼泪,听见丈夫在梦里还在念叨:"渠道得再挖深半米......" 1986年春节,卧床多年的甘祖昌让儿子扶他看粮仓。金黄的稻谷堆到房梁,远处新盖的小学校传来读书声。他忽然问:"记不记得咱们刚回来那年,全村找不出十床完好的棉被?"儿子刚要接话,发现父亲已经睡着了,皱纹里还沾着晒场上的谷壳。这个曾经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最终在稻花香里走完了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