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医药报
茴香是北方人的乡愁,在北京、天津、河北乃至整个华北平原都有生长,是京城饺子界的半壁江山,北京人心中的馅料之王。茴香馅的食物对于北京人来说,承载着童年的记忆和家庭的温暖,也是他们难以割舍的乡愁滋味。
茴香结的籽,即小茴香,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材。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小茴香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5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略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以粒大饱满、色黄绿、香气浓者为佳。
购买后置阴凉干燥处,最好密封保存。
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有抗溃疡、利胆、松弛气管平滑肌、促进肝组织再生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等病症。
小茴香在中医里是治疗寒疝的要药。一是用于寒疝腹痛,常与乌药、青皮、高良姜等同用,如天台乌药散;并可以本品炒热,布裹温熨腹部。治肝气郁滞,睾丸偏坠胀痛,可与橘核、山楂等同用。二是用于中焦虚寒气滞证。治胃寒气滞的脘腹胀痛,可配高良姜、香附、乌药等;治脾胃虚寒的脘腹胀痛、呕吐食少,可与白术、陈皮、生姜等同用。
小茴香内用可煎服,用量为3~6克;外用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临床报道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另外,阴虚火旺者应谨慎服用。
小贴士
民间食疗方
小茴香粥
原料:炒小茴香30克,粳米200克。
制法:将小茴香装入纱布袋内扎口,入锅加水先煮半小时或40分钟弃药包,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及适量水同煮至熟。酌加精盐、味精调味即可。
服法:早晚趁热服。
功用:健脾开胃,行气止痛。适用于慢性胃炎脘腹冷痛、纳差等。
茴香鲫鱼
原料:鲫鱼2条,小茴香5克,油、盐少许。
制法:鲫鱼去鳞、内脏,洗净,两面各划上3刀斜刀。将洗净的小茴香用少量水浸泡一会儿,将鱼放在盘子里,淋上油、盐,倒入浸泡过的小茴香。将盘子放进锅内,隔水用小火蒸熟即可。
功用:健脾、理气、止痛。适用于男子疝气。
茴香酒
原料:小茴香120克,黄酒500克。
制法:小茴香炒黄,置干净器,加黄酒煮沸,放凉后装入瓶中备用。
服法:每日3次,每次餐前温饮1~2杯。
功用: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牵引腹痛、妇女带下、脘腹疼痛胀闷、不思饮食、呕吐等病症。
茴香蛋
原料:小茴香15克,食盐4.5克,两个鸡蛋。
制法:小茴香食盐同炒焦研细,与鸡蛋煎饼。
服法:用米酒送服,连服4日。
功用:用于治疗鞘膜积液。
(摘编自刘强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药食两用中药应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