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一》者,太白组诗五十九首之要篇,亦其诗论主张与鸿鹄之志之“宣言”也。 《古风·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其诗开篇“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直抵核心。借《诗》中“大雅”雅正之传统久绝而叹,既含文脉中断之痛,更隐以传承为己任之担当。 继而,诗人溯诗史之变:自“王风委蔓草”之东周诗道衰微,至战国“荆榛”遍野、秦代兵戈四起之荒芜;自屈原楚辞于“正声微茫”中兴起,至扬雄、司马相如辞赋“激颓波”而失本真;复至建安之后“绮丽不足珍”之雕琢之风。太白明指历代诗歌偏离“大雅”之轨迹,非尽否前人,乃不满形式蔽精神也。 笔锋转盛唐,则“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尽显时代之自信。其盛赞此“休明”之世,群才辈出如“众星罗秋旻”,臻“文质相炳焕”之佳境,为诗道复兴筑基。 终章,太白宣其志:“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化用孔子删订六经之事,直言欲涤绮丽余风,重振“大雅”正声与“清真”之旨;“绝笔于获麟”,更以孔子作《春秋》之典自期,明其克成使命之决心。 此诗以“述史—赞今—明志”三段,绘太白对诗统之认知与革新之向。值盛唐气象之下,其既厌六朝绮靡之余习,又欲超迈前贤,融个人创作与时代精神,以“清水出芙蓉”之自然之风践行其说,终成“垂辉映千春”之实,为盛唐之音之标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