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对比唐朝、宋朝和明朝在盐、茶等垄断贸易上的税收,便能发现一些历史的吊诡之处。

对比唐朝、宋朝和明朝在盐、茶等垄断贸易上的税收,便能发现一些历史的吊诡之处。 唐朝大历年间,仅食盐一项即达六百万缗,占其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盐税在中唐以后基本都是如此。 唐朝饮茶尚未普及,但对茶叶征收的税率就已经相当高,由最初的10%增至50%,最后实行国家专卖垄断。 盐税、茶税,在唐朝整个财政收入中占据的比例远超一半。 再看宋朝,宋绍兴末年,盐、茶榷货税收高达为2400万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9%。 而至淳熙、绍熙年间,茶、盐、酒等榷货税收更高达3690多万贯,占据全部财政收入的56.5%。 唐宋对于商税的收取都极为严厉,走私盐茶动辄便是死刑。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官吏对于商人甚至公开抢劫。宋朝的酒税收得太高,百姓买不起酒,宋廷竟然要求百姓支付尝酒钱,喝不喝酒、买不买得起都得交税。 北宋初期,盐、酒两项收入为500万缗,到了南宋前期,仅此两项的收入合计至少达到了4300多万缗,增长了7倍还多。 南宋小朝廷仅仅在盐、酒两项,便已经远远超过了明代所有农业赋税和其他商业税收乃至徭役折合银子的总和。明末崇祯时期,即便把辽饷、剿饷全部算进来,赋税最高之时都没有达到这么高收入。 再看明朝,明代在盐、茶、酒三项上的收入有多少呢?盐税仅有二百五十万两,茶税仅十余万两,酒税则提都没有提到,估计就没有。三项合计,明代收入三百万两银子都不到。 浙江作为产茶大省,明末时茶叶的税收居然仅仅只有每年六两。 而且盐、茶的走私极为猖獗,已经达到官盐和官茶卖不过私盐、私茶的地步,利润全被地方官员和商人利益集团瓜分殆尽。 更诡异的是,通过盐茶酒及其它商税、两税搜刮民财,几乎无孔不入的两宋,却被一些人被当作经济富裕的典范。 而几乎完全放纵民间经济活动,财富集中于官僚商业利益集团,最后因为财政入不敷出以致亡国的明朝,却成了横征暴敛的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