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48年,10多名地下党因越狱失败被拉去枪毙,走不动在途中被枪毙,仅有4人走到

1948年,10多名地下党因越狱失败被拉去枪毙,走不动在途中被枪毙,仅有4人走到目的地,敌方军官却突然说:“同志们,大家辛苦了。” 在1948年的高邮监狱,地下党员们面对国民党败局下的高压,策划了一次越狱行动,却因内部叛徒出卖而失败。十多名同志被拉出去,看似走向枪毙,途中不断有人因体力不支“被处决”,最终仅剩4人抵达目的地。 黄益民早年投身革命,担任金沟区党支部书记,组织农民建自卫队,阻击国民党部队进犯。他协调情报传递,骑自行车穿梭乡间,避免暴露。郭广富出身农民,加入地下党后负责武装宣传,擅长格斗,曾护送同志撤离。于哲人体格健壮,作为区长处理行政并参与实战,绘制地图标记敌据点。沈恒柱专注政治教育,分发传单维持联系。江庆红嗓门大,负责信号传递。这些人信仰坚定,在狱中推动组织活动。柳家兆作为叛徒,因惧怕审讯而出卖计划,换取个人安全。 他的行为直接导致行动失败,同志们遭受折磨。黄益民等人在狱中分配任务,确保计划细节落实。郭广富力量突出,被推举打头阵。于哲人协调各组行动顺序。他们的经历奠定高邮革命基础,推动解放进程。这些人物的角色分工清晰,黄益民主导情报,郭广富提供武力,于哲人统筹,沈恒柱和江庆红辅助执行。柳家兆的出卖暴露了内部隐患,但同志们坚持不屈,推动地下工作前进。 高邮监狱关押地下党员,1948年8月20日晚,他们布置方案。郭广富带队冲大门,黄益民领组破坏电力,于哲人指挥控制看守。江庆红用唱京剧发信号。柳家兆溜出牢房,向狱警泄露细节,导致士兵涌入包围。同志们被绑紧手腕拖出,遭受鞭打拷问,不透露信息。敌人无奈推回牢房,身上伤痕累累。不久士兵再次带出黄益民、郭广富、于哲人等人,队伍在夜色前行。十多人中,有人伤重步履缓慢,守卫推挤落后者,拉到路边扣扳机击地面,模拟处决。 队伍人数渐少,仅剩4人走到268团驻地。军官张沃坚走上前止住士兵,说出那句话。这次行动失败源于叛徒行为,柳家兆的举动加剧了同志们的困境,但他们保持沉默。整个过程暴露了国民党内部的混乱,狱方通过模拟枪毙控制囚犯。黄益民等人的坚持体现了组织纪律。事件细节显示,越狱计划虽周密,却败于内部不稳。后续的押送反映了国民党败局下的无奈选择。张沃坚的决定成为转折点,避免了更多牺牲。 268团总部后,军官张沃坚说明国民党败局,为避冲突决定释放,嘱咐隐藏身份。队伍南移途中,黄益民等人劝说士兵,指出国民党无力抵抗。士兵松懈,拉同志到路边射空地放走。剩下人抵达南方据点,解开绳索,提供食物衣物允许离去。黄益民和于哲人返回高邮联络同志,郭广富协助组织自卫监视敌军。 1949年1月高邮解放,他们归队,与高春兰、吴克春等同志重逢,那些枪响为空弹释放。众人参与新政权建设,黄益民领导基层,郭广富负责治安,于哲人协调行政,沈恒柱和江庆红投身教育宣传。柳家兆的叛变留下了教训,但未动摇整体进程。新政权下,他们继续贡献,推动地区稳定。事件后续发展显示,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加速了解放。同志们的重逢证实了模拟枪毙的真相,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整体看,这次经历强化了组织凝聚力,为后期工作提供了经验。 后续发展中,南移队伍的释放过程渐进,士兵的动摇源于国民党整体败势。黄益民等人劝说有效,体现了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回到高邮后,他们快速融入解放工作,组织群众参与政权搭建。郭广富的治安角色利用了他的力量优势,于哲人的协调确保行政顺利。 沈恒柱的教育帮助稳定人心,江庆红的宣传扩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样的基层贡献遍地开花,推动社会转型。事件避免了负面人物的美化,柳家兆的出卖就是恐惧驱使的现实选择。张沃坚的决定虽意外,但源于形势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