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军援,彻底改写了朝鲜的命运!
谁能想到,朝鲜卖炮弹给俄罗斯,换回来的居然不止是物资,还卖成了“外交通行证”。
炮弹一口气送出1200多万发,撑起俄军半壁江山,也撑出了自己的国际存在感。
朝鲜这波“炮弹换机遇”最开始就是简单的“赚钱”。
朝鲜往俄罗斯运炮弹,而俄罗斯回送的集装箱,全是朝鲜紧缺的白面、大米、柴油和基础工业原料,这些东西都是朝鲜被欧美社会玩命制裁的东西。
有了这些物资给民众的基本生活兜底,朝鲜又开始跟俄罗斯进行技术层面的交换。
俄罗斯压箱底的S-400防空系统核心技术、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制导逻辑在国际社会上虽然已经有些落伍,但对于朝鲜来说,却是妥妥的一次技术飞升。
更实在的是,俄罗斯还直接派了专家组,帮着朝鲜建5000吨级的“崔贤号”驱逐舰。
以前朝鲜的军舰吨位小,远洋能力基本没有,这下等于直接跨了好几个台阶。
朝鲜在导弹技术的跃升最显眼,以前KN-23导弹的射程就500公里,对着韩国边境晃悠还行,想摸到首尔核心区都费劲。
可学了俄罗斯的推进技术后,射程直接涨到690公里。
现在从朝鲜腹地发射导弹,首尔的写字楼、机场全在它的覆盖范围内。
韩国最近频繁试射新型防空导弹,说白了就是被朝鲜的导弹技术进步逼的。
经济上的账更划算。
1200万发炮弹不光换来了大量物资,还落了200多亿美元的现金。
这笔钱可没乱花,其中一部分去俄罗斯买了良种和农业机械,这让去年朝鲜的粮食产量涨了足足12%。
另一部分,则被朝鲜投进了铁路和电力项目。
据统计,朝鲜东部港口的货运效率提了近三成,以前运煤要三天的路,现在两天就能到。
政治上的保障来得更直接。
普京之前亲自飞了趟朝鲜,和金正恩签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里头有条硬条款:一方遭遇军事攻击,另一方得提供包括军事在内的全面支持。
这等于给朝鲜上了层保险。
美国最近在半岛周边的军演规模缩了不少,显然是掂量了这条协议的分量。
换句话说,朝鲜这波不是单纯卖武器,是借着军援把自己的短板一点点补上。
缺粮食,俄罗斯的粮仓开了口;缺能源,西伯利亚的油管多了条支线;缺技术,俄罗斯的军工图纸递了过来。
以前被制裁卡得死死的,现在借着这场交易,硬生生凿开了条通道。
外界总说朝鲜封闭,可这次的操作透着精明。
知道自己有什么——炮弹产能足,库存多;知道俄罗斯缺什么——前线耗弹量大,急需补充。
拿自己的富余换别人的急需,再用换来的资源补自己的短板。
这种交换,比单纯喊口号实在多了。
现在看,朝鲜的底气明显足了。
阅兵式上亮相的新装备,不少带着俄罗斯技术的影子。
外贸数据也好看,今年前五个月,和俄罗斯的贸易额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以前西方总说要让朝鲜“主动妥协”,现在看来,人家靠自己的方式,把主动权攥在了手里。
说到底,国际社会的规则有时候很实在,有筹码才能谈条件。
朝鲜手上的牌不多,那就用炮弹当筹码赌俄罗斯,这才给自己换回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他们的这波操作,算不上多花哨,却把“务实”两个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就看,这些换来的资源和技术,能不能让朝鲜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了。
你怎么看待朝鲜这波操作?
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