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奇耻大辱,丹麦议会高票通过法案,格陵兰岛主权易主。 94票赞成,11票反对

奇耻大辱,丹麦议会高票通过法案,格陵兰岛主权易主。

94票赞成,11票反对,丹麦议会高票通过“防务合作协议”。

协议内容显示,美国在格陵兰岛上具有自由军事驻扎权,享受驻外法权,军事人员可以自由进入格陵兰岛。

这和丢失格陵兰岛主权有何差别?

真是奇耻大辱。

最近国际上发生了一件看似“安安静静”,实则震天响的大事:丹麦议会通过了一项“防务协议”,把格陵兰岛几乎半只脚地送给了美国。

你以为这是正常的军事合作?

不,这更像是一场用“安全焦虑”包装起来的主权让渡。

而且最离谱的是——当事人格陵兰压根没同意!

美国军队不仅可以在格陵兰自由驻军,还可以建设军事基地、使用关键设施、享受司法豁免权——翻译成人话就是:美国人在格陵兰想干嘛就干嘛,丹麦说不了,格陵兰也管不着。

协议在丹麦议会轻松过关,但格陵兰这边压根没点头。

说白了,“房子”的二房东(丹麦)在屋主(格陵兰)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房间租给了美国,这不妥妥的房东跳单吗?

别小看格陵兰,它可不是北极上的一块冰疙瘩,而是当今世界上最抢手的“战略宝地”。

早在二战时期,美国就以“保护”名义进驻格陵兰,冷战时又在那建了图勒空军基地,连核武器都运过去了。

2019年特朗普还公开说想买下格陵兰,结果被全世界当成笑话。

现在倒好,不用买了,直接“白嫖”到手了。

一是地理位置太香。

格陵兰横亘在北美和欧洲之间,扼守大西洋进入北极的门户,是海军、空军兵力布局的天然跳板;二是冰层融化带来新航道、能源、稀土资源的开发机会,它几乎是通往北极新世界的金钥匙。

而格陵兰的矿产开发、港口建设甚至可能影响到中俄在北极的经济与战略布局,美国当然不可能放过。

问题的核心在于——这份协议根本没经过格陵兰政府同意!

格陵兰在2008年之后已经是高度自治地区,负责自己的大部分内政、资源管理、环保事务,可这次,丹麦政府却直接绕过他们操作。

这在当地简直炸了锅。

首都努克爆发抗议,不少市民走上街头,质问丹麦政府“凭什么替我们决定我们的命运?”

连格陵兰自治政府也公开表示反对,指责这是“未经授权的外交暴力”。

更讽刺的是,就连丹麦本土都有不少人看不下去: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搞殖民地那一套?

别忘了,格陵兰虽是丹麦的“属地”,但那是建立在尊重和自治基础上的,这么一搞,不就相当于重新塞回殖民框架里了?

丹麦干嘛要这么急着把格陵兰“奉上”?

说到底还是对俄罗斯的极度不安。

自从俄乌战争打响,北欧国家就全都一窝蜂往美国怀里靠:芬兰加入北约、瑞典也紧随其后,挪威扩军,连丹麦也急得不行。

它军力有限,指望自保根本不现实,只能靠“叫老大哥撑腰”。

这就有点像校园里的小孩,看着校园混混横行,自己打不过,就只好搬后街老哥来“驻点”,结果是别人看似保你,实则成了校长。

是的,你是安全了,可你也没自由了。

美国军靴落地,生态与经济遭殃?

还有人说:那格陵兰经济不是能借此发展吗?

美军来了,总能带动点人气和GDP吧?

现实真没那么美好。

1968年,美国一架搭载核弹的B-52在格陵兰图勒基地附近坠毁,造成严重放射污染,至今还有放射性碎片藏在冰盖下。

谁能保证这次不会又来一次“环保灾难重演”?

而且,一旦美军正式进驻,势必影响中国、俄罗斯在当地的投资项目。

中国此前就在格陵兰有稀土开采计划,“冰上丝绸之路”也把格陵兰列为关键节点之一。

现在美军驻扎,等于直接给中资企业设了“无形封锁线”。

对于依靠渔业、矿产和外资投资维生的格陵兰来说,这无异于在“经济命脉”上架了把枪。

格陵兰不是丹麦的“行李箱”,也不是美国的“跳板岛”。

这次“防务协议”虽然打着合作的旗号,实际却把一个自治地区的未来拿去做了战略交换。

正如一位格陵兰抗议者举的牌子所说:“Our land is not your bargaining chip(我们的土地不是你谈判的筹码)。”

所谓安全,不能以放弃尊严和自主为代价。

真想守住国家安全,靠的不是把自己的家门交给别人守,而是自己站得住。

你觉得这种“防务协议”真的能带来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