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有一个奇葩现象,当北约三十几个国家给乌克兰送飞机,导弹,坦克等武器时,世界上好像只有一个国家给俄罗斯支援炮弹,那就是中国的近邻朝鲜。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乌克兰方面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俄军约有40%的炮弹来自朝鲜,韩国情报机构估算,三年多时间内,朝鲜向俄罗斯输送了约1200万发炮弹,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等同于一个中等规模工业国家的弹药产出规模,绝非一般国家能轻易达到。 反观乌克兰,虽然得到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北约大国,以及东欧小国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的军事援助,但其自身军工业产能极为有限,炮弹和弹药极度依赖外援,一旦援助停滞,前线立刻陷入被动。 相比之下,俄罗斯虽然被严厉制裁,但国内军工体系仍保持一定运转,特别是在朝鲜源源不断的弹药支援下,战场上的弹药供给得以维持,换句话说,俄军的“续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朝鲜的“疯狂生产”。 朝鲜作为一个小国,地理面积不大,人口有限,却能够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生产并出口巨量弹药,这得益于其特殊的战略定位和国家资源配置。 长期处于“战时准备状态”,朝鲜把军工产业视为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全国家工业几乎围绕军事需求展开,多数工厂采用“两班倒”甚至“三班倒”的高强度生产模式,劳动力调配灵活,组织效率极高。 此外,朝鲜制造的弹药与西方高精尖武器不同,其优势在于“数量”和“实用性”,不强调复杂高端技术,而是注重弹药的充足供应和基本可靠。 这种“数量取胜”的思路,恰恰适应了长期消耗战的需求,现代战争,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弹药和持久战的比拼。 据报道,朝鲜军工厂为了满足对俄弹药需求,几乎倾尽全力,生产线长时间满负荷运作,弹药质量达到了俄军的实战使用标准,未出现大规模质量问题。 不少人以为朝鲜援助俄罗斯出于意识形态或政治联盟的“纯粹支持”,但事实远比这复杂和现实,朝鲜并不是“无偿援助”,而是在打“一箭双雕”的互利算盘。 朝鲜经济困顿,能源短缺,农业产能有限,急需稳定的能源和粮食进口,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为朝鲜提供石油、天然气以及粮食支援,是双方合作的重点。 同时,技术交流成为双方关系的重要一环,俄罗斯在卫星发射技术、导弹系统、无人机制造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正是朝鲜极力追求和引进的,双方在军事技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形成“弹药换能源与技术”的稳定交换模式。 这种“你造弹我供给能源和技术”的现实合作关系,使得两国在面对西方制裁时相互依托,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战略联盟。 从地缘政治视角看,朝鲜对俄的弹药支援不仅是军事层面的合作,更是对抗西方制裁和封锁的重要突破口,在西方几乎封锁了俄罗斯的金融和物资流通渠道时,朝鲜成为其重要的“后方弹药工厂”,保障俄军弹药供应不断,支持俄罗斯在东欧战场上的持久战斗。 而对朝鲜而言,作为国际孤立的“袖珍国家”,能够通过这种实际的军工合作增强其战略地位,获得宝贵的能源和技术支持,突破孤立,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目标。 反观乌克兰,虽然外援丰厚,但缺乏自主军工业能力,北约国家主要依赖“速战速决”战略思路,不愿意深度介入持久消耗战,也不愿提供持续无限的弹药支援,乌克兰战场上的弹药供应极易受到国际政治形势和援助国内部变化影响,前景不甚乐观。 因此,谁能持续、稳定地保障弹药供应,谁就能在消耗战中占据优势,而朝鲜的“量产”弹药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支撑,给全球战争资源配置带来了新启示。 朝鲜如此高效的军工体系和其在俄乌战争中的角色,令东亚地区安全局势更加复杂,韩国方面对此颇感压力,担忧朝鲜军力的提升及其军事输出能力可能加剧半岛紧张局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