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早期,在采用摄影、电影、广播和唱片这些新媒介形式的过程中,德国人表现出了生机勃勃、激情四射的一面。电影、广播、画报和唱片给德国人带来了大量的娱乐和慰藉,暂时忘记了那些艰难困苦一战败、战后赔偿的重担和通货膨胀。在革命的激发下,人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从声音传输,到动态图像,不一而足。很多艺术家、作家、导演和作曲家都急于抓住机会,尝试运用新媒体,正是因为新媒体象征着与过去的决裂,并提供了另一种途径,表达他们对于1918年之前德国的否定,否定那些皇帝、将军、贵族以及顽固刻板、暮气沉沉的艺术院校。 但是,由于革命并不彻底,革命的拥护者未能摧毁精英阶层占据的权力堡垒,必然就有很多声音反对电影、广播等新媒介形式带来的所谓堕落和淫乱。于是,正如宪法和社会福利政策一样,大众文化也成为众声喧哗、冲突不断的中心。 然而,最令人感到伤心和讽刺的是,几乎所有在20世纪20年代推动了新媒介形式发展的大艺术家,那些思考了这些媒介对现代世界之重要性的大思想家,之后都被迫离开了德国。纳粹即将成为操控麦克风、广播和电影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