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一个追随美国制裁东方大国芯片产业的人,今天竟然堂而皇之地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面对

一个追随美国制裁东方大国芯片产业的人,今天竟然堂而皇之地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栏目接受独家专访,高谈阔论,我真的不明白。哪位高人帮指点指点? 黄仁勋这个名字,在半导体行业几乎无人不晓。 作为英伟达的创始人,他带着这家公司从专注游戏显卡一路冲到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顶端,市值飙到3.55万亿美元,成了妥妥的行业标杆。 可商人就是商人,他不是政客,他的第一要义是保住自己的利益,美国政府要制裁,他敢不配合?公司恐怕得吃不了兜着走;可中国市场太大了,占英伟达营收12.5%,换算成真金白银起码得几个亿,哪能说不要就不要? 所以,他得在“遵守制裁”和“保住市场”之间玩钢丝上的芭蕾。美国说不让卖A100,英伟达反手就推出A800,把传输速率砍到600GB/秒以下,既不碰美国的技术红线,又能让中国客户接着用。 果不其然,A800在中国卖得那叫一个火,百度、腾讯、阿里一口气下单50亿美元的芯片,直接把英伟达的财报撑得鼓鼓囊囊。 后来美国又加码限制,英伟达又推出H800,继续在性能参数上玩文字游戏。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带着镣铐跳探戈”,既让美国挑不出刺,又让中国客户能接着用。 央视请他,说白了是看中他“商人”这层身份,毕竟资本家的屁股永远坐在利润那一边。现在美国一边对中国高科技产品搞制裁,咱们一边憋着劲搞自主创新,从中芯国际的7nm芯片到华为昇腾20,样样性能直逼英伟达H100,这说明啥?中国从来就没被美国的制裁大棒吓住。 就像黄仁勋在采访里说“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市场”,这话乍一听像是拍马屁,实则是大实话——中国有全球最复杂的供应链,有最庞大的AI应用场景,更有数不清的技术合作伙伴。 就拿深度求索来说,人家用英伟达的H20芯片愣是搞出了R1模型,把黄仁勋都惊得直呼“太有创意”。这种“受限条件下的创新”,恰恰是央视想展示给观众的:你看,就算美国卡脖子,中国企业照样能玩出花来。 再往深了说,央视请黄仁勋其实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中国市场的大门永远敞开,但进来就得守规矩。美国想脱钩?门都没有,中国的供应链就像一张大网,把全球企业都兜在里头。 就像特斯拉上海工厂,95%的零部件都是中国造,现在让它回美国生产?成本直接翻倍。黄仁勋心里门儿清,所以他才敢在采访里说“英伟达依赖中国供应链”,这话其实是在给美国政府上眼药:您要是真把中国市场搞没了,吃亏的是美国企业。 在采访里,黄仁勋特意提到华为。他说“华为是竞争对手,但你仍然可以钦佩和尊重竞争对手”。这话就像在说“咱们商场上见真章,但别把生意和政治搅和在一起”。央视播这段,其实是在告诉观众:中国企业不怕竞争,就怕你不敢来。 华为手机被美国制裁得死去活来,结果愣是搞出了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现在连黄仁勋都得承认“这是技术奇迹”。这种“越制裁越强大”的戏码,央视当然乐意播,既能展示中国科技的韧性,又能让观众看到美国制裁的可笑。 不过,黄仁勋也不是没风险。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警告过他,别想着钻政策空子。但资本家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死心”二字,英伟达前脚被限制,后脚就开始研发新的定制化芯片。黄仁勋心里清楚,只要中国市场还在,英伟达就有办法活下去。就算美国政府再怎么折腾,中国客户总能找到替代方案,到时候吃亏的还是美国企业。 央视请黄仁勋上节目,说白了是“一箭三雕”:第一,展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让其他国际企业看看,跟着美国制裁没啥好处,不如像英伟达一样“曲线救国”;第二,传递中国科技的自信,就算你美国卡脖子,咱照样能和国际巨头合作,甚至青出于蓝;第三,给美国政府敲警钟,别以为制裁能打倒中国,中国市场的大门永远敞开,但进来就得守规矩。 就像黄仁勋在采访里说的“竞争共存”,这四个字,其实就是中美科技博弈的最佳注脚——咱们可以竞争,但别把路走绝了。 黄仁勋的走位,既是资本家的精明算计,也是中国市场的魅力所在。只要中国市场还在,像黄仁勋这样的“制裁追随者”,还会继续在钢丝上跳舞,而央视,也会继续把他们请上来,让观众看看:这世界,终究还是生意人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