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索马里向我国付了一半定金,购买了24架歼6战斗机,哪知道,战斗机交货后,索马里却拒绝付尾款。
中国代表十分气愤,6次去追债都没有追回来,最后,一个小伙子想了一个妙招。
索马里买飞机的时候正好跟邻国打得热火朝天,本来苏联才是索马里最大的军火供应商,可没想到苏联也会“靠不住”。
一开始索马里可是苏联在非洲最重要的伙伴,因为他处在非洲之角,控制着红海和印度洋的通道,而美国在印度洋有军事基地,只要能拿下索马里,就能掐住美国的命脉。
损人利己的事情苏联自然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方还是美国,于是苏联高调地出现在索马里,并且给他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
索马里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种场面,苏联可是世界上的强国,能得到他的支持那简直是索马里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现在苏联主动提出帮忙,索马里怎么可能拒绝?
于是他敞开大门迎接苏联的武器进来。
苏联拿出了坦克、战机,甚至还有军事顾问,目的就是帮他打造一支非洲最强的军队。
苏联的这个举动也很有意思,美国在印度洋建了基地,那他就培养一支非洲最强的军队,有时候比朋友更了解你的人是对手这句话一点没错。
在苏联的帮助下,索马里的经济开始好转,医院和学校一座座建起来,出口港口也修好了,而且索马里也开始培训军官。
索马里紧紧抱住苏联这条大腿,如果这时候苏联指着一个非洲国家让索马里去打,恐怕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动手。
尽管索马里国内发生了政变,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和苏联的关系,甚至在新总统的带领下,两国关系还更加密切。
索马里和苏联签了《友好合作条约》,苏联派了一支海军驻扎在索马里,为他提供安全保障,家有顶梁柱就是让人安心,索马里差点也这么以为。
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冲突还是在领土问题上,早些年两个国家就打过小规模战争,但边界情况没变。
之后两国边境一直不太平,索马里一直想重新崛起,但之前实力不够,这次有了苏联的支持,他也不再犹豫。
于是索马里趁着埃塞俄比亚政权更迭的时候,大规模进攻欧加登地区,很快就占领了大部分土地,本以为可以插上自己的旗帜,但没想到苏联却变了卦。
原来埃塞俄比亚和苏联的关系也不错,而且比索马里更亲近,这属于是表弟打了亲弟,作为大哥的苏联肯定要帮亲弟弟。
埃塞俄比亚被选中的原因是因为他比索马里更值得“投资”,当时索马里的港口水深只有12米左右,而埃塞俄比亚的有16米,从这点来看,埃塞俄比亚更适合大型舰艇通过。
而且埃塞俄比亚控制着青尼罗河上游,苏联可以借此影响正在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埃及,这样一来,美国在印度洋的基地就更成了孤岛。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出口占全球的3%,这东西是硬通货,和索马里的农产品相比更容易被选择。
只要控制埃塞俄比亚,就能直接威胁美国在印度洋的军事基地,所以在这么多因素下,苏联最终选择了“亲弟弟”。
这时候美国想拉拢索马里,但只是嘴上说说,没有实际帮助,所以索马里在武器短缺的情况下,只好转向中国。
中国对索马里的选择感到意外,但本着做生意的原则,还是卖给了他24架战斗机,合同金额高达上千万美元。
按照协议,索马里先付了一半定金,剩下的钱在收货后结清,但索马里拿到货后却以财政困难为由想糊弄过去,中国先后派了六批“催债”团队都没成功。
眼看索马里要耍赖,一个中国的年轻人就提出了用物品抵债的想法,索马里虽然穷,但也有很多物资,比如香蕉和渔业,这些都是他们最拿得出手的东西。
于是中国提出用香蕉、渔业和其他农产品抵债,索马里政府权衡之后同意了,因为香蕉对他们来说是“过剩产品”,卖不出去就烂掉,还不如换点实在的。
用农产品换战机,双方都没吃亏,中国顺利收回了债务,而索马里也能继续战斗,但这场仗几乎没有胜算,因为埃塞俄比亚有苏联的帮助,索马里战败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