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句需完全保留,后续内容请使用近义词进行改写,整体框架保持原结构,采用日常口语表达方式呈现,确保行文逻辑顺畅,避免冗余表述和总结性语句,最终结尾处务必添加「感谢观看」作为收尾。
这几天很多人都在呼唤巴沙尔重回叙利亚。
因为叙利亚乱了,朱拉尼又从大马士革跑路了,巴沙尔想回去,易如反掌。
这个曾被西方称为 “独裁者” 的前总统,此刻竟成了部分叙利亚民众眼中的 “稳定象征”。
事情的导火索是 7 月中旬苏韦达省的种族大屠杀。
临时政府军为讨好以色列,对德鲁兹人发动无差别攻击,导致上千平民丧生。
以色列空军随后炸了大马士革的总统府,朱拉尼吓得连夜带着家人逃往土耳其边境。
这个靠外部势力扶持上台的领导人,半年就把国家搞得天翻地覆 —— 贝都因人被德鲁兹武装报复性屠杀,HTS(叙利亚沙姆解放组织)残部与部落武装合流对抗政府,连叙利亚国家电视台都被不明武装占领。
面对混乱,叙利亚民众开始怀念巴沙尔时代的相对稳定。
毕竟在 2024 年政权更迭前,大马士革的面包价格虽然高,但至少不会出现部族间的互相屠城。
阿勒颇的一位面包师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朱拉尼政府连首都的电力都供应不了,却忙着给以色列当走狗。”
这种情绪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BringBackAssad# 的话题一度登上阿拉伯世界热搜榜。
但巴沙尔本人却出奇地平静。
这位前总统目前定居在俄罗斯索契的海滨别墅,每天的活动仅限于钓鱼和阅读。
他的顾问团队近日透露,巴沙尔拒绝任何重返政坛的提议。
背后的原因很现实:美国的制裁大棒始终悬在头顶。
2025 年 4 月叙利亚虽向美国提交了满足八项制裁解除条件的书面报告,但美国国务院仅同意延长六个月豁免期,且要求叙利亚必须清除所有 “外国势力” 影响 —— 这显然是针对俄罗斯和伊朗的代理人。
更关键的是,巴沙尔的权力根基早已瓦解。
2024 年政权更迭时,叙利亚政府军 70% 的高级将领选择效忠新政府,剩下的残部要么流亡黎巴嫩,要么躲进山区打游击。
3 月拉塔基亚省的武装冲突中,所谓 “海岸盾牌团” 的抵抗组织仅有数百人,连当地警察都打不过。
俄罗斯虽然仍在塔尔图斯港保留海军基地,但乌克兰战场已消耗了其 90% 的军事资源,根本无力支持巴沙尔东山再起。
叙利亚的未来正滑向更深的分裂。
以色列通过空袭苏韦达省,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聚居区;土耳其在西北部建立了 “安全区”,扶持 HTS 残部对抗政府军;伊朗则通过支持什叶派民兵,死守着从大马士革到贝鲁特的 “陆桥”。
更讽刺的是,朱拉尼政府为换取土耳其保护,竟默许土军在阿勒颇省设立军事基地。
这种 “四国瓜分” 的局面,让叙利亚成为中东版的 “南斯拉夫”。
对于巴沙尔来说,回归意味着重新踏入权力绞肉机。
他很清楚,即便回到大马士革,也不过是个被美国制裁、俄罗斯抛弃、伊朗利用的傀儡。
与其如此,不如在索契享受退休生活 —— 至少那里的海滩不会有无人机空袭,超市里的货架不会空空如也。
而叙利亚民众期盼的 “救世主”,终究只是战乱中的一场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