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来这边排队。阿姨,您不要着急,每个人都有机会,先在这里坐一会。”7月10日下午,东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白宇一边测量着老人们的血压和血糖,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前来参与免费理发的老年人们。虽然活动才开始,但她额头上的刘海早已被汗珠浸湿。
“日间照料中心成立于2025年4月,是延安市第一家社区公益养老机构,服务着社区内的4121位老人。”东苑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石琳介绍。
7月7日下午,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医务室里聚集着七八位身着护士服装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忙碌地检查着一个又一个医疗箱。不一会儿,伴随着一串关箱声,工作人员准备好了今天的入户服务。
“为老人测血压和血糖是我们每天最基本的工作”
“这个小区有150人,我们目前已经对86位老人完成了入户测量血压和血糖。”下午4点,白宇一路上介绍着各个小区居住老年人的情况。刚踏进小区大门,白宇和同伴周欣悦就同坐在树荫下的老人热情地打着招呼:“大叔,您最近身体怎么样,上次大夫给您开的降压药有没有吃。”测量完院子里老人们的血压、血糖并登记完他们的基本信息后,白宇和同事开始了每栋楼里的入户服务。
“叔,这是我电话号码,给您写在纸上了,您保存好,有啥身体不舒服给我打电话。”白宇说话的声音十分洪亮。在赶往下一户老人家里时,白宇说道:“很多老年人的听力都不太好,每次大声说话他们才能听清。”
对于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入户为老人测血压和血糖是他们每天最基本的工作。从早上8点到12点,再从下午4点到晚上8点,他们每天不间断地重复做着同样的事。
“只要老人有需要,我们就无偿提供服务”
7月8日早上七点半,日间照料中心的负责“助医服务”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完了早会。7点53分,他们将带领新洲花园小区的四位老人前往延安宝塔山医院做理疗。虽然从小区到医院只有短短6分钟的路程,但他们还是仔细询问着老人们最近的身体情况。
“早在今年5月12日,为更好地给社区老年人提供集医疗、康复、养老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东苑社区与宝塔山医院共建了‘医养结合’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日间照料中心主任张衡介绍道。
问及“助医”全过程,日间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员朱梅梅说:“只要是社区内的老年人联系我们,无论是想去医院做理疗还是检查身体,我们都会全程无偿地为老年人服务。通常我们会提前一天与老人沟通,确定上门接送的时间,如果有需要还会提前联系医院,为老人们开辟绿色通道。”
整个上午,日间照料中心负责“助医”服务的工作人员既奔波于不同小区,接送不同的老年人往返医院,又全程陪同他们完成各项理疗项目。尽管工作繁忙,但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
三色管理,日间照料中心创新基层养老实践
东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致力于打造“十五分钟服务圈”,以社区站点为中心,辐射周边小区,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除上述提到的入户测量血压、血糖,助医服务,日间照料中心还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助洁服务、助行服务、助急服务等。同时,日间照料中心根据社区内老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还为其提供“三色管理”(绿色、黄色和红色)服务。
“如果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可以正常参加社区活动,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身体状况将被标注为绿色,日间照料中心为这一类老人提供一月一次的入户服务。如果社区的部分老人患有慢性病或是孤寡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会将他们的身体状况标注为黄色,为其提供半月一次的入户服务。对于基本生活无法自理或者身体瘫痪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会把他们的身体健康状态标注为红色,为其提供一周一次的入户服务。同时,对待所有老人,都是24小时待命,只要老人有需要,我们会在15分钟之内到达。”日间照料中心主任张衡说道。
此外,东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主任张衡还介绍了社区的特色服务项目,上个月还和当地旅行团达成合作,让社区老人只需要承担最基本的费用就可以去周边的景区游玩,确保老年人得到更好的关怀。
东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通过配备有资质的护理人员,为社区老人提供了专业的照护服务,提升了社区治理能力,增强了居民的满意度与信任度。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连续的医疗和养老照护,让社区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研究生王康、徐洪松;指导老师王臻、阴雨永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