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美国的华人表示:“如果美国放开移民,你看国内40岁以下还剩多少”。要我说,即便放开了移民政策,真正到美国的也是少之又少,而这些人到美国之后,大多数都只是成为最底层的劳动力。 一提及美国这个“自由国度”,很多人就会觉得好像打开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实际情况可没这么乐观。 先说说移民门槛。美国现在的移民政策,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职业移民得有美国雇主担保,技术移民得有高学历或者特殊技能,投资移民得砸 50 万甚至 100 万美元进去。就说职业移民吧,您以为随便找个餐馆刷盘子就能留下来?人家移民局要看雇主有没有资质,您的岗位是不是真的非你不可。就算您是程序员、工程师,想拿 H-1B 签证也跟买彩票似的,每年抽不中的大有人在。更别提普通打工的了,美国早就不是 19 世纪修铁路那会儿,随便来个苦力就能扎根。 再看就业市场。没错,美国科技行业起薪能到六七万美元,金融、医疗也挺赚钱。可这些高薪岗位要么得名校文凭,要么得多年经验,还得跟全世界的人才抢饭碗。您要是没两把刷子,就算去了美国,大概率还是在中餐馆颠勺、在美甲店给人修指甲。就像美国华人里,虽说 53.4% 在管理和职业领域,但还有 15.4% 在干服务业,餐饮业到现在还是华人移民的 “保命行当”。您想想,国内 40 岁以下的年轻人,有几个愿意放着国内的稳定工作不干,去美国端盘子刷碗? 生活成本更是个 “无底洞”。美国看着工资高,可架不住花销大啊。就说房贷吧,美国房价中位数都涨到 40 多万美元了,再加上每年 1% - 3% 的房产税,您买个 50 万美元的房子,一年光税就得 5000 到 1.5 万美元。医疗就更离谱了,做个阑尾炎手术能花上几万美元,没保险的话,生场病能直接把人送进破产法庭。还有学贷,美国大学生平均欠债 3 万多美元,利息跟滚雪球似的,好多人工作十年都还不清。您算算,要是您在美国一个月挣 5000 美元,去掉税、房租、车贷、学贷,还能剩几个钱?说不定还不如在国内拿着 1 万人民币的工资过得滋润呢。 文化适应也是道坎儿。就算您英语说得溜,美国社会的隐性门槛也够您喝一壶的。职场上的 “玻璃天花板”、社区里的偏见,还有节假日连个包饺子的人都没有,这种孤独感可不是钱能解决的。就像好多移民二代,从小在美国长大,最后还是因为融入不了主流社会,选择回中国发展。 再看看国内的机会。这几年中国发展多快啊,人工智能、新能源这些新兴行业遍地是机会。国内企业给的工资可不低,还离家近、吃得惯、朋友多。就说程序员吧,国内大厂年薪三四十万人民币的比比皆是,还不用操心签证、绿卡的事儿。更别提咱们的高铁、快递、移动支付,这些便利在美国想都不敢想。好多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毕业之后都抢着回国,就图个 “活得舒坦”。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 “自由” 啊。可您知道吗?美国的 “自由” 是要付出代价的。您想看病自由?先准备好几万美元的账单吧。您想租房自由?纽约、旧金山的房租能让您怀疑人生。更别提那些枪击、零元购,晚上连门都不敢出,这种 “自由” 真的值得拿安稳日子换吗? 说白了,移民美国就像开盲盒,看着诱人,实际可能是个 “坑”。真正有本事、有资源的人,在哪儿都能过得好;没本事、没准备的人,就算去了美国,大概率还是在底层挣扎。国内 40 岁以下的年轻人又不傻,谁会放着现成的好日子不过,去冒那个险呢? 那些嚷嚷着 “美国放开移民国内就没人了” 的人,要么是没在国内待过,要么就是把移民想得太简单了。事实摆在这儿,美国不是天堂,国内也不是 “围城”,日子过得咋样,还得看自己的本事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