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太白此诗,虽沿乐府旧题咏别离,然托娥皇、女英与舜帝生死之别,寓深沉政治忧思。 诗开篇即云:“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以“古”字勾连往古:舜南巡崩于苍梧,二妃追至湘水,泪洒青竹成斑,终投水为湘神。诗人以“海水直下万里深”喻离愁之重,又以“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之阴森,衬悲情之切,将内忧外化于天地。 “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显太白之愤——忠而难诉,唯雷声“凭凭欲吼怒”应其心之咆哮。“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直指权之异化:君失贤则龙为鱼,权臣窃柄则鼠成虎。“尧幽囚,舜野死”之异说,更解“尧舜禅让”之理想,暗讽权斗之酷。 结尾“帝子泣兮绿云间”复归二妃事,“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语之决绝,将悲恸推至极,实乃诗人借传说而呐喊也。 此诗当结合天宝五载背景观之:李林甫构陷太子党,太白挚友李邕、裴敦复见杀,崔成甫流湘阴,客死沅湘。崔之死与二妃传说之地合,令太白触景生情——湘妃竹之斑,既是古泪,亦是今血。 诗中“龙为鱼”“鼠变虎”,恰当时之写照:玄宗沉湎享乐,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如虎,朝政崩坏。“日惨惨兮云冥冥”,恰似大唐颓势之兆。安史之乱起,验诗中王朝命运之隐忧。 太白以乐府旧题,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使离愁超个人悲戚,为时代之沉痛呐喊,令《远别离》成预言大唐由盛转衰之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