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在57位开国上将中,阎红彦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只有他代表着当年的陕北红军,这是他的

在57位开国上将中,阎红彦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只有他代表着当年的陕北红军,这是他的唯一性。新中国成立后,名气并不大的阎红彦,成就却非常之大,当过云南省委书记。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阎红彦在1967年选择自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阎红彦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陕北红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谢子长刘志丹的重要战友,当过红30军军长。 这个红30军总共有800多人,当时的陕北红军所谓的一个军,兵力其实都不多。后来,中央任命宋时轮担任军长,阎红彦改任政委。阎红彦服从中央决定,密切配合宋时轮工作。 在一次战斗中,宋时轮留下来阻击敌人,他让阎红彦渡河先撤。阎红彦不愿意,他要宋时轮先撤。最终阎红彦没有拗过宋时轮。可是,等到宋时轮率兵打退敌人,往后撤的时候,发现阎红彦一个人站在河边,他并没有走。宋时轮问,阎政委,你怎么还没有走?阎红彦说,我在等你们。 解放战争时期,阎红彦到刘邓大军第三纵队任职,第三纵队的司令员是陈锡联,阎红彦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惨烈的羊山集战斗中,陈锡联率兵到前线指挥作战了。 蒋介石调动飞机,把第三纵队指挥所所在的村子炸得房倒屋塌,成一片废墟。陈锡联突然想到,阎红彦政委还在指挥所呢,轰炸结束,他赶紧带着人和担架回去找阎红彦。 陈锡联判断,阎红彦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炸伤了,所以他特意带着担架过来。等他赶到指挥所,惊呆了,阎红彦还带着几个工作人员,蹲在发报机旁,满身满脸都是灰尘。 陈锡联着急地问,敌人来轰炸,你怎么还不走啊!阎红彦却若无其事地回答说,我守着一大摊子事,要不停地和上、下联系,怎么能走呢?这就是阎红彦的工作作风,为人厚道,工作踏实,本本分分完成自己的工作,从不考虑个人安危。 淮海战役中,中原野战军要啃最硬的骨头黄维兵团,中野兵力和黄维兵团的兵力不相上下,仗打得非常艰苦,阎红彦作为陈锡联的好搭档,日夜操劳,忘记了休息。战斗结束,他命人一定要把黄维找出来。 结果,两个通讯员在一片麦地里抓到了黄维,黄维当时正躲在一辆坦克里,坦克发动不起来了。黄维束手就擒。阎红彦哈哈大笑说,两个小兵,逮住了一个大司令。 淮海战役结束,邓小平从前线回来,见到了阎红彦的夫人王腾波。邓小平对她说,你到前面去,见到老阎,可不要紧张啊。这话说得王腾波立刻紧张起来,赶紧追问,老阎负重伤了吗? 邓小平笑着说,那倒是没有,只不过老阎像当年的伍子胥过韶关一样,一下子白了一片头发。打了一个淮海战役,阎红彦白了一片头发。看来一夜白头,并不是古人的虚传,而是真的。 1967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份,阎红彦受到错误的迫害,正直厚道宁折不弯的他不堪其辱,吞服安眠药自杀,时年只有58岁。噩耗传来,周总理悲痛地说,阎红彦是一个好同志,他一心只想着工作,他不该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