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五怀龙胎的大清宠妃:13岁被道光宠幸,成为清朝最特殊的皇后

在清朝历史上,皇后这一称号并不普遍适用于所有皇帝的妃子,通常有两类女性可以拥有“皇后”之名。第一类是由当朝皇帝册封或追封的皇后,这些人通常为正牌皇后;第二类是新任皇帝的生母,死后也会被尊封为皇后。不过,在清朝历史中,有一位特殊的女性——孝静成皇后,她的身份非常独特,既不是由当朝皇帝封立,也不是新皇帝的母亲,然而死后却获得了皇后封号,成为清朝历史中唯一的一位。

一、孝静成皇后的特殊背景

孝静成皇后出生背景较为复杂,血统上她出自蒙古,但从身份上来看,她却属于旗人。她是博尔济吉特氏的成员,博尔济吉特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姓氏,源自蒙古的显赫部落。清朝与蒙古部落联姻,许多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子嫁入皇室,历史上曾有六位博尔济吉特氏女性成为皇后,其中五位来自蒙古的科尔沁部,唯有孝静成皇后是例外。

孝静成皇后的家族原本是蒙古贵族后裔。她的祖先追溯至元昭宗,而元朝的祖先是明朝时期著名的达延汗。清朝初年,达延汗的玄孙索诺木被编入满洲正蓝旗,孝静成皇后一家便从蒙古藩地逐渐融入满洲旗人行列。尽管家族曾是蒙古贵族,但在入旗之后,孝静成皇家族的地位逐渐发生变化,虽然她的高祖曾是二等子爵,但到她这一代,世袭爵位已不再传承,意味着她的家族在皇室中并非显赫一族。

然而,从孝静成皇后的祖辈开始,她的家族逐渐转向了科举世家。她的两位叔祖鄂山和成山都是进士,继而鄂山的儿子葆谦也成为进士,显示出家族的学术成就。孝静成皇后的祖父名为崑山,他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花良阿与岳兴阿,其中花良阿虽未获得太高职务,但凭借与铁帽子王之女的婚姻,成了县主额驸,而花良阿也正是孝静成皇后的父亲。

此外,孝静成皇后家族与皇室有着紧密的联系,她的一个姐妹嫁入了诚王府,另外还有三位堂姐妹嫁入了肃王府,这使得她的家族地位逐渐提升,成为与皇室宗亲紧密联姻的家族。

二、道光帝与孝静成皇后的缘分

道光帝是清朝唯一一位通过嫡长子继位的皇帝。他从小便享受着作为嫡长子的光环,在当时的清朝皇子中,他的质量无疑是出类拔萃的。然而,由于道光帝早年生育较为匮乏,他继位前仅有一位侍妾所生的儿子——隐志郡王奕纬。道光帝对儿女的渴望也因此更加强烈。为了增加子嗣,他开始频繁举行宫廷选秀,早在道光二年,他便选了四位秀女入宫,其中一位便是孝静成皇后,即博尔济吉特氏。

博尔济吉特氏年仅13岁便被选入宫,封为静贵人。虽然年纪尚轻,但她却表现出极强的生育能力,从道光六年到十二年,她短短六年内怀孕五次,生下了四个孩子(其中一次为小产)。这些子女中,包括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以及皇六子奕訢。尽管前两个儿子早逝,但博尔济吉特氏为道光帝添了不少子嗣,尤其是她的第六子奕訢,聪明伶俐,备受道光帝宠爱。

凭借生育的优异表现,博尔济吉特氏的地位迅速上升,从贵人晋升为贵妃,稳坐后宫的第二把交椅。道光帝于二十年去世后,孝全皇后去世,博尔济吉特氏被晋升为皇贵妃,并成为六宫之主。此外,她还负责抚养孝全皇后所生的皇四子奕詝,这显示了道光帝对她的极高信任。

三、后宫争斗与孝静成皇后的地位

在道光帝去世后,博尔济吉特氏继续享有极高的地位。二十五年,宫中发生了一起宫女事件,博尔济吉特氏身边的宫女二妞与秀凤发生冲突,导致了秀凤受伤,博尔济吉特氏下令将二妞打了八十大板并赶出宫外。尽管责打宫女在后宫司空见惯,但道光帝并未对博尔济吉特氏做出任何追责,这表明了他对她的绝对信任。

道光帝的继位人并非博尔济吉特氏所生的奕訢,而是皇四子奕詝,但奕訝是博尔济吉特氏抚养的儿子,在道光帝去世后,奕訝继位,并且尊封博尔济吉特氏为皇贵太妃,并将她安置在寿康宫。此外,咸丰帝在继位后特别推恩,赐予博尔济吉特氏的弟弟恩龄一个子爵头衔。

然而,博尔济吉特氏一生有一个未竟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被尊封为皇太后。尽管她为咸丰帝抚养过皇四子奕訝,但由于她是咸丰的养母,按清朝的传统,皇帝不应尊封养母为皇太后。咸丰帝的顾虑在于,若尊封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太后,奕訢将成皇太后的儿子,这对皇帝来说无疑是潜在的威胁。因此,咸丰帝迟迟未将她封为皇太后。

四、博尔济吉特氏的去世与后继

在咸丰五年六月,博尔济吉特氏因病重而去世,享年44岁。在奕訢的坚持下,咸丰帝最终同意尊封她为皇太后。尽管如此,博尔济吉特氏的封号和谥号并未按道光帝的标准进行,她的牌位也未被列入太庙。更重要的是,她的儿子奕訢被剥夺了所有职务,并且长期未能得到重用。

然而,咸丰帝去世后,奕訢迎来了复权的机会。他联合两宫皇太后发动政变,成功夺取了朝政大权。奕訢被尊为议政王,并成为军机大臣,甚至被封为铁帽子王。他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氏则被尊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最终与道光帝并列,安置在太庙,享受至高无上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