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毛主席留下的是五千亿斤粮食,五百万吨棉花,二十多亿美元,六百多吨黄金,还有两万多

毛主席留下的是五千亿斤粮食,五百万吨棉花,二十多亿美元,六百多吨黄金,还有两万多公里的铁路,一百多万公里的公路,八万多座水库,无数的矿山和油田。毛主席留下的是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留下风清气正,乾坤朗朗的新中国,而毛主席给自己留下的只有一屋子的书籍:一件打了七十三个补丁的睡衣。毛主席一生不谈金钱,生活简朴,全部稿费和工资交由党组织保管,没有留下一分钱给子女。   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百姓苦不堪言的年代,毛主席从韶山冲一路走来,心里始终装着普通老百姓。   他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在回答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想法,不是空话,而是真实融入了他的工作和生活里。   年轻时候的毛主席,在长沙搞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就认定这是能改变中国的道理。   在1928年春天,毛主席带着红军到了井冈山茅坪,正赶上春节前。   他看到山坳里的百姓家门上贴着红春联,却没写字,只画了几个圈圈。   一问才知道,这地方没识字的人,画圈是图个吉利。   他当即让老乡找来笔墨,写下“大刀梭镖,铲除旧世界;斧头镰刀,开创新乾坤”的春联。   这联子简单直白,老乡们一听就懂:跟着共产党拿起家伙,就能把苦日子换掉。   他给每户人家都写了一副,用这种最接地气的方式,把为人民谋幸福的想法传到了山里。   1944年,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烧木炭时,窑塌了,为了救里面的战友牺牲了。   毛主席听说后,专门让人开追悼会,在会上,他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那些压迫人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是为人民死的,他的死重如泰山。”   这是他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说透了,后来这篇讲话就叫《为人民服务》。   1945年开中共七大,他在报告里明确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唯一宗旨,还写进了党章,从那以后,这七个字就成了党员干部做事的规矩。   那时候的人,好像真把这些在了心里。   雷锋总帮战友补衣服、帮路人修车子,说“活着就得有点用处”;王进喜在大庆油田,没设备就跳进泥水里搅,硬是打出油井;焦裕禄在兰考,带着百姓在沙地里种泡桐,病得站不住了还惦记着树苗。   这些人做的事不同,却都揣着同一个心思:为老百姓做事情。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地里打不出多少粮,棉花更是稀罕物,多数人家一年到头穿不上件新衣裳。   毛主席在乡下长大,知道饿肚子的滋味,他说要让国家好起来,先得让老百姓能吃饱饭。   他把土地交给种地人,谁种谁得,老百姓的干劲一下子就上来了。   可天不下雨还是白搭,就组织大家修水库、挖水渠,那时候没机器,八万多座水库,全是用手推车推、肩膀扛出来的,干部跟百姓一起干,手上全是茧子。   比如红旗渠,就是在悬崖上凿了十几年,才把水引到旱地里。   就这么干了二三十年,到七十年代,粮食有了五千亿斤,棉花五百万吨,国家还攒下二十多亿美元、六百多吨黄金,工业也慢慢起来了,不用啥都靠外国了。   毛主席自己的日子过得简单,一件睡衣打了七十三个补丁还在穿,吃饭掉了米粒肯定捡起来吃掉。   他的稿费和工资没有留给子女,而是全交给党组织管。   六十年代粮食紧张,老百姓饿得难受,他带头几个月不吃肉,腿肿了也不搞特殊,说“当领导的,得跟百姓一起扛”。   他见不得有人占百姓便宜,1959年,听说身边人拿了地方送的水果、茶叶,他发了火,让把人调出中南海,自己掏稿费退了三万多块。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就定了规矩:不祝寿、不送礼、不以人名作地名,还告诫全党别被“糖衣炮弹”打垮。   有个叫肖玉璧的战斗英雄,后来当了税务局长,贪污受贿还倒卖物资给敌人,被法院判了死刑,他写信求毛主席开恩,毛主席说“法院判得对”。   那时候攒下的水库、铁路、公路,现在还在用;那时候留下来的干劲和规矩,好像还在影响着人。   毛主席没留下啥私产,却给中国留下了能吃饱饭的家底,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根,这些事,不管过去多少年,提起来总让人觉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