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巨野18岁女孩,6岁时妈妈失踪,13岁爸爸去世,她独自一个人照顾弟弟。今年高考,她以560分考上大学,并获得了10000元奖金,那这笔钱她是怎么花的呢? “这1万块钱,我一分都不会乱花。”18岁的徐锦息攥着刚领到的奖学金,手指关节微微发白。 谁能想到,这个刚刚考上大学的山东姑娘,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比她的年龄还要干净。 6岁没了妈,13岁没了爸,带着弟弟吃了半年泡面活下来的她,现在居然掰着手指头在算:1000块给弟弟,500块存着看病,200块谢恩人…剩下的,她想买台二手电脑学英语。 在山东巨野县的田庄村,徐锦息的故事早就是乡亲们抹着眼泪讲的老黄历了。 2007年出生的她,6岁那年母亲突然失踪,就像人间蒸发一样,连张照片都没留下。 父亲又当爹又当妈,靠着三亩薄田把姐弟俩拉扯到初中,结果2020年秋天,这个家的顶梁柱也倒了。 长期劳累拖垮了身体,父亲在县医院咽下最后一口气时,13岁的徐锦息正攥着弟弟的手站在病床前,指甲掐进掌心都没觉出疼。 葬礼那天,村里人看见这丫头一滴眼泪都没掉,只是把11岁的弟弟往身后拽了拽,像只护崽的母鸡。 谁也不知道,她半夜躲在被窝里咬着枕巾哭湿了半边褥子,第二天照样五点钟爬起来给弟弟煎荷包蛋。 学校老师发现姐弟俩顿顿啃方便面,弟弟瘦得校服直晃荡,赶紧联系了县里的博爱学校,这才让小男孩有了热饭吃。 而徐锦息自己呢?班主任偷偷往她书包里塞饭卡的时候,发现里面常年备着三样东西:手电筒(晚上学习用)、止痛片(经常头疼)、还有张全家福(已经泛黄卷边)。 转机出现在2022年。北京大学的"燕字来麟"项目像束光似的照进这个灰扑扑的村庄。 北大学姐蔡子琪每周雷打不动的电话辅导,让徐锦息第一次知道"错题本要按题型分类"、"背单词得用艾宾浩斯曲线"。 更难得的是,这个戴眼镜的城里姐姐会听她讲"弟弟最近叛逆期怎么办"、"食堂阿姨多打了半勺肉"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去年春天,项目组带她去北京参加活动,站在未名湖畔拍照时,这个从小没出过县的姑娘突然蹲在地上哭了——她说闻到了"书本里说的玉兰花香"。 今年高考放榜那天,徐锦息盯着560分的成绩单发了半小时呆。这个分数够不上北大,但足以让她走出麦田。 最近阿 里巴巴颁给她1万元"天天正能量"奖金,网友都在猜孤儿姐弟会怎么花这笔"巨款",结果这姑娘的分配方案让评论区集体破防: 留500块当"医疗基金"(父亲看病欠债的阴影太深),拨1000块给住校的弟弟(附上手写《中学生健康饮食指南》),200元买水果感谢村委会(当年办低保跑前跑后的干部),剩下的钱她犹豫好久,最终决定淘台二手笔记本电脑。 “听说大学要考四级,我想先学着。"说这话时,她摸着县图书馆那台老掉牙的联想电脑,屏幕裂了道缝都没舍得挪开手。 小双点评:现在村里人总拿徐锦息教育孩子:"看看人家没爹没妈照样考上大学!"但没人知道她凌晨四点躲在厕所背课文的孤独,也看不见她收集矿泉水瓶卖废品的账本。 倒是弟弟如今成绩冲进了年级前十,男孩最常说的话是"我姐说知识改变命运"——这话是他们父亲临终前抓着两个孩子的手说的,现在成了徐家的传家宝。 (本文根据巨野县教育局提供材料、燕字来麟项目组访谈及当事人亲友口述整理。徐锦息已获当地慈善总会持续资助,弟弟就读于菏泽市博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