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宋军平定方腊起义后大摆宴席,被抢了功劳的韩世忠喝闷酒时,营妓梁红玉上前问:“将军

宋军平定方腊起义后大摆宴席,被抢了功劳的韩世忠喝闷酒时,营妓梁红玉上前问:“将军,可愿娶我?”韩世忠懵了,连忙拒绝。 韩世忠本是此次生擒方腊的首功之臣,却被主将辛兴宗夺走战功,只得了些微不足道的赏赐。满营的欢腾衬得他手中的酒愈发苦涩,正欲再斟时,一只纤细却有力的手按住了酒壶。 韩世忠抬眼,认得眼前的女子是营中的乐妓梁红玉,她原是将门之女,因父亲获罪才没入军中。 梁红玉落落大方的坐下,说:“将军擒方腊时身先士卒,何等英雄?如今却为些许功名自怨自艾。” 韩世忠吃惊的问:“你知道我是谁?” 梁红玉笑着说:“泼韩五的名号,营中谁不晓得?可我更晓得,能单枪匹马追袭方腊至清溪峒,亲手将其擒获的,唯有将军一人。” 两人又聊了一会后,梁红玉突然问:“将军可愿娶我?” 这个要求让韩世忠猝不及防,下意识的出口拒绝。梁红玉不以为意,说:“只求随军侍奉,若将军遇危难,愿以死相护。” 韩世忠沉默了,过了一会,举杯一饮而尽:“好,我娶你。” 韩世忠迎娶梁红玉的消息在军营掀起轩然大波。有将领嘲笑他“饥不择食”,连营妓都要纳入房中;也有人暗自佩服他的胆识。 但韩世忠毫不在意,他亲自为梁红玉赎身,置办了简单的婚仪,将她接入自己的营帐。 婚后,韩世忠将琐碎之事全由梁红玉打理。梁红玉不仅能识文断字,还精通算术,将韩世忠的俸禄安排得妥妥当当,甚至能为他分析军中文书。 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大举入侵,韩世忠随种师道北上抗金,梁红玉则留在后方,将家中财物悉数变卖,招募乡勇组成义军,支援前线。 次年,“靖康之变” ,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之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是为宋高宗。韩世忠因护驾有功,被封为光州观察使,成为南宋初年的重要将领。 此时的韩世忠已是独当一面的大将,而梁红玉始终陪伴在侧,既是他的贤内助,也是他最信任的参谋。 建炎三年(1129年),将领苗傅、刘正彦因不满高宗宠信宦官,发动叛乱,软禁了高宗,逼迫他退位,立三岁的太子为帝。 当时韩世忠正驻守在秀州,听闻变故后心急如焚,却因消息闭塞,不知具体情况。 就在此时,梁红玉冒着生命危险,从临安城突围而出。原来兵变发生后,苗刘二人深知韩世忠是心腹大患,便将梁红玉与其子扣为人质,企图牵制韩世忠。但梁红玉假意顺从,暗中观察叛军动向,趁其不备,换上男装,怀揣高宗密诏,连夜策马奔往秀州。 梁红玉沿途躲避叛军的盘查,日夜兼程。抵达秀州后,衣衫褴褛的梁红玉,第一时间将密诏交到韩世忠手中。 韩世忠又悲又怒,当即召集将士,宣读密诏。众将士见梁红玉为救驾不惜性命,无不感佩,纷纷请缨出战。 在平定兵变的过程中,梁红玉的智慧再次发挥了作用。她建议韩世忠先派一支精锐小队,乔装成叛军模样,混入城中摸清虚实,再里应外合。 韩世忠依计行事,果然顺利攻入临安,平定了叛乱。高宗复位后,亲自召见梁红玉,封她为 “安国夫人”,赏赐无数,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女子因军功受封的案例 绍兴四年,金军大举南侵,在江南地区烧杀抢掠后,满载而归。韩世忠奉命率军拦截,一场惊心动魄的水战在长江下游的黄天荡展开。 当时金军号称十万,而韩世忠麾下仅有八千余人,兵力悬殊。梁红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利用黄天荡水域狭窄、水流湍急的特点,以水师封锁入口,再派精兵奇袭金军营寨。 韩世忠沉吟再三,最终采纳了梁红玉的建议。 决战当日,梁红玉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地站在战船的桅杆下。她手持鼓槌,目光如炬地注视着战场。当金军战船进入伏击圈时,她一声令下,战鼓轰鸣,响彻江面。韩世忠率领水师奋勇冲杀,金军猝不及防,顿时阵脚大乱。 在激战中,梁红玉始终站在高处击鼓助威,鼓声时而急促如暴雨,激励将士们冲锋陷阵;时而沉稳如泰山,提醒众人稳住阵脚。 梁红玉的身影成为了战场上最醒目的旗帜,连金军将士都为之震撼。有一次,一支箭羽擦着她的发髻飞过,她却面不改色,依旧击鼓不止。 这场战役持续了四十八天,韩世忠水师以少胜多,打得金军狼狈不堪,最后利用老鹳河故道凿渠逃脱, 绍兴十一年,韩世忠被解除兵权,改任枢密使,明升暗降。他多次上书反对议和,却均被驳回。 梁红玉见丈夫忧愤成疾,便劝他:“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不如归隐田园,颐养天年。” 韩世忠听从了妻子的建议,上书请求致仕,得到了高宗的批准。 绍兴二十一年(1151 年),韩世忠病逝,年63岁。梁红玉悲痛欲绝,亲自为丈夫撰写墓志铭,记述他一生的功绩。 两年后,梁红玉病逝,她与韩世忠合葬于苏州灵岩山,墓碑上刻着 “宋韩蕲王合葬墓”,而民间百姓则为她修建了祠堂,尊称她为 “英烈夫人”。#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