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中国受俄牵连,普京不吭声,他的未来计划,给中国留了一个位置。7月19日,克宫消息

中国受俄牵连,普京不吭声,他的未来计划,给中国留了一个位置。7月19日,克宫消息人士又放话了:“俄罗斯准备跟乌克兰进行第三轮谈判,日期很快就会敲定。”但与此同时,在刚刚过去的数小时内,俄军又对乌克兰进行了新一轮空袭,出动了300多架无人机,发射了30多枚导弹。 普京不替中印巴说话,绝不是因为不在乎。相反,他比谁都清楚,这场博弈的关键点在哪。首先,他不想给中印等国施压。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买不买俄油是你们自己的选择,俄方不强求。这种 “不干涉” 策略,反而让中印等国更有底气对抗美国的威胁。 其次,普京相信中印扛得住美国的制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表态:“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印度虽然嘴上说会减少俄油进口,但实际仍在寻找规避制裁的办法。 巴西外交部更是直接回怼美国,拒绝配合制裁。普京的沉默,恰恰说明他对中印巴的信心。他知道这些国家不会轻易屈服,所以没必要多费口舌。 普京对特朗普的态度很明确 —— 哄着、拖着、敷衍着。7 月 19 日,克宫消息人士放出风声:“俄罗斯准备和乌克兰进行第三轮谈判。” 但同一时间,俄军又发动了大规模空袭,300 多架无人机、30 多枚导弹砸向乌克兰。 这种 “边打边谈” 的策略,就是在消耗特朗普的耐心。普京根本不信特朗普能真正结束战争,所以他只是假装配合,实际继续推进军事行动。 但对中国,普京的态度完全不同。俄外长拉夫罗夫多次公开感谢中国的斡旋,强调中国提出的和平方案 “极具建设性”。2023 年,中国发布解决乌克兰危机的 12 条意见,其中明确提到要重视俄乌双方的安全关切。 普京现在的行动,就是在往这个方向靠拢。显然,在普京的规划里,未来的谈判桌上必须有中国。俄乌冲突的最终解决方案,很可能需要中国作为关键调停者。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乌克兰的处境越来越艰难。7 月 19 日,美国知名记者西摩・赫什爆料:“美国正在讨论让泽连斯基下台,甚至可能动用武力。” 如果消息属实,美国显然在找 “背锅侠”—— 谁签停战协议,谁就是乌克兰的 “罪人”。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前总统波罗申科都没急着上位,他们很可能在等泽连斯基先签协议,再出来争夺权力。 普京很清楚这一点。他一边用军事施压逼乌克兰让步,一边等待美国内部博弈的结果。最终的谈判,可能不会由泽连斯基代表乌克兰出席。他让中印巴自己应对美国,因为他知道这些国家不会退缩。 他拖住特朗普,因为他根本不信美国能真正结束战争。他拉拢中国,因为他需要中国在未来的谈判桌上发挥作用。这场博弈远未结束,但普京的每一步,都算得明明白白。 中国作为俄罗斯的重要伙伴,虽然受到牵连,但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外交手腕,稳稳地站在棋局中央。 中俄能源合作早已 “去美元化”,2024 年双边贸易额突破 2400 亿美元,其中能源占比超过 60%,40% 的油气贸易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直接绕开了美国的金融制裁。这种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策略,让普京有底气相信,就算特朗普再折腾,中国也能稳坐钓鱼台。 更重要的是,中俄在军事上的合作也在深化。去年 3 月的 “安全纽带 - 2025” 联合演习,三国海军在印度洋上练了一手 “临检拿捕” 和 “联合搜救”,这种实战化演练传递的信号很清楚:咱们不是盟友,但关键时刻能互相撑腰。 不过,普京的算盘打得再精,也得考虑中国的底线。去年 5 月中俄签署的联合声明里,专门提到 “反对单边制裁” 和 “维护国际法权威”,这明摆着是给俄罗斯划红线:可以合作,但别把中国拖进对抗的泥潭。 所以,俄军每次空袭乌克兰,都特意避开民用设施,尽量不制造人道主义危机,生怕给中国舆论场添堵。这种 “精准打击” 的战术,既是军事需要,也是政治考量 —— 普京得让中国在国际上有台阶下,不能像某些国家那样,打着 “自卫” 旗号干出屠城的勾当。 说到底,普京的 “边打边谈” 策略,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博弈。他既不想让中国为难,又要利用中国的经济韧性和国际影响力,为俄罗斯争取最大利益。 而中国呢,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外交手腕,稳稳地站在棋局中央,既不被俄罗斯绑架,也不被美国牵着走。这场大国间的较量,最终考验的是各方的战略定力和抗压能力。 未来,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中国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作为关键调停者,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推动双方走向和平。 而普京的未来计划,也必然会继续与中国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国际挑战。这场博弈,远未结束,但中国已经站在了历史天平的关键支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