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卡塔尔终于正式宣布申请举办2036年奥运会了,谁最高兴不用猜,但最不高兴的估计就

卡塔尔终于正式宣布申请举办2036年奥运会了,谁最高兴不用猜,但最不高兴的估计就是韩国了!而且原因不止一个! 卡塔尔突然宣布申办2036年奥运会,这事儿在国际体育圈炸开了锅。要说谁最高兴,肯定是卡塔尔自己,毕竟这是中东地区头一回有机会办奥运会,面子里子都有了。 但要说谁最不高兴,那非韩国莫属。 先说韩国自己的小算盘。其实韩国早就盯上2036年奥运会了。 首尔市长吴世勋之前可积极了,又是找国际奥委会主席面谈,又是提出改造蚕室体育中心的计划,想着借着1988年奥运会的老底子再风光一把。可谁能想到,韩国国内突然杀出个程咬金——全罗北道。 这个人口不到180万的地方,愣是在国内申办选举里把首尔给打败了,拿到了代表韩国申办的资格。 全罗北道的算盘打得挺精,提出“分散办赛”,把田径放到大邱,游泳放到光州,体操放到忠清北道,想借着团结地方的名义增加国际奥委会的好感。 但问题是,全罗北道的首府全州只是个6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基础设施跟多哈比起来差了一大截。 卡塔尔为了2022年世界杯,早就把95%的奥运级场馆建好了,像阿斯拜尔体育中心这种全球最大的室内运动场,还有能容纳8万人的哈里发体育场,都是现成的资源。 全罗北道就算联合其他城市,在硬件上也很难跟卡塔尔掰手腕。 再看看国际奥委会的心思。这几年奥运会讲究“轮流坐庄”,2024年巴黎、2028年洛杉矶、2032年布里斯班,接下来轮到亚洲是大概率的事儿。 可亚洲已经办过东京、北京、首尔三届夏季奥运会了,国际奥委会估计也想换换口味。卡塔尔作为中东国家,要是能办成这届奥运会,那可是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头一遭,政治意义非同小可。 而且中东国家这些年在国际体育赛事上砸了不少钱,从卡塔尔世界杯到沙特联赛引进巨星,都在刷存在感。国际奥委会也明白,把奥运会放到中东能打开新市场,还能拉来更多赞助。 相比之下,韩国虽然有1988年的经验,但亚洲的“配额”可能已经用完了。 还有韩国国内的政治折腾。全罗北道能打败首尔,背后少不了地方和中央的较劲。全罗北道知事金宽永是在野党,跟首尔市长吴世勋所属的执政党不对付。 他到处拜访韩国奥委会的投票代表,甚至拉来大邱、光州等城市的市长站台,才勉强拿下申办权。这种内耗放到国际层面可就露怯了。 卡塔尔这边可是全国上下一条心,首相亲自挂帅,把申办奥运会当成国家战略,从世界杯到亚运会,再到2036年奥运会,一步一步规划得明明白白。 韩国这边还在为了地方利益吵得不可开交,卡塔尔已经把申办材料递上去了,这种效率差距让韩国在国际竞争中先输了一阵。 另外,卡塔尔的申办策略也很聪明。他们避开了夏季高温的劣势,学世界杯的经验,打算把奥运会放到冬天办。 多哈冬天的气温也就20来度,比夏天舒服多了,而且现有的场馆都是按照世界杯标准建的,改造成本低。 全罗北道要是申办,户外项目可能会受影响。 再加上卡塔尔这些年一直在刷国际体育赛事的存在感,从手球世锦赛到游泳世锦赛,几乎每年都有大活动,国际奥委会对他们的办赛能力心里有数。 韩国虽然也有亚运会、世界杯的经验,但全罗北道这种小地方突然冒出来,国际奥委会可能得花时间了解他们的底细,这就给了卡塔尔先发制人的机会。 还有个事儿不能忽略,就是国际舆论的风向。卡塔尔申办世界杯的时候,因为劳工问题被骂得很惨,但这几年他们花了大力气改善形象,比如给工人涨工资、改善居住条件,还邀请国际媒体去工地参观。 到了2022年世界杯,虽然还有批评声,但整体评价比预期好多了。 韩国这边呢,全罗北道的申办计划里提到要利用1988年的老场馆,可这些场馆都30多年了,翻新成本不一定比新建低,而且环保标准可能也跟不上现在的要求。 国际奥委会现在特别看重可持续性,卡塔尔的场馆很多都是临时建筑或者翻新的,比如哈里发体育场就是在老场馆基础上扩建的,这一点可能更符合他们的胃口。 再往深了说,这事儿还涉及到亚洲内部的竞争。除了韩国,印度、印尼这些国家也在申办2036年奥运会。 印度总理莫迪亲自站台,打算把奥运会当成展示国家实力的机会;印尼更是直接拿新首都努山塔拉当申办城市,想借着迁都的东风提升国际地位。 卡塔尔一加入,亚洲的竞争就更激烈了。国际奥委会可能会觉得,既然亚洲有这么多国家想办,不如把机会让给中东,平衡一下地区间的资源。 韩国本来在亚洲还有点优势,可卡塔尔一来,他们就变成“亚洲内部竞争”的牺牲品了。 最后,还有经济账要算。卡塔尔有的是石油美元,办奥运会根本不差钱。 韩国全罗北道就不一样了,地方政府本来财政就紧张,就算联合其他城市,凑钱办奥运会也是个难题。而且韩国现在经济也不景气,老百姓对花大钱办这种面子工程可能有意见。 国际奥委会虽然嘴上不说,但卡塔尔显然更符合这个条件。